返回 第228章 蒸蒸日上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8章 蒸蒸日上 (第2/3页)

    “妾便知晓一人,只要使君敢将陇右与剑南道的口马贸易之事告诉此人,此人定有办法上奏至尊。”

    “届时至尊即便不信,也不得不将白敏中调往他处。”

    “不过若是将此事捅出,那至尊难免会派人调查,届时若是查出陇右与山南西道的口马贸易,那便不好了。”

    封徽的话让刘继隆深思,片刻后刘继隆才道:“倒是可以和山南西道停罢口马,等待白敏中调离后,再继续贸易。”

    “细君不用担心,大可将此人姓名告诉我。”

    刘继隆很想知道,是谁能百无禁忌的弹劾白敏中。

    面对他的急迫,封徽也笑着娓娓道来:“昔年至尊为万寿公主招聘驸马时,白敏中曾在弘文馆见到一人面目俊秀,遂向至尊推荐。”

    “此人虽只是弘文馆右拾遗,却也是状元及第、五姓名门出身,加之容貌俊秀,故此被至尊看重,择为驸马。”

    “不过,此人状元及第,又是五姓名门出身,自然已经有了婚约。”

    “白敏中举荐此人时,此人已经亲赴楚州将娶同为五姓的卢氏娘子。”

    “车驾行至郑州,为白敏中所发的堂帖追回。”

    “此人不敢违背至尊,只能无奈迎娶公主。”

    “婚后虽然琴瑟和谐,但他依旧怀念卢家娘子,故此深恨白敏中,常于至尊前告白敏中的状,但因其弹劾多为捕风捉影,至尊也未曾信任。”

    “若是郎君将证据交给此人,此人必然欣喜,断不会让白敏中继续担任西川节度使。”

    封徽将这件事娓娓道来,听得刘继隆一愣一愣的。

    五姓名门,状元及第……

    这两种出身,足够此人在官场平步青云,日后担任宰相也不是难事,结果现在被选为驸马,还被断了与五姓女卢氏的良缘。

    虽说五姓七望在高宗、武周时期饱受打击,但安史之乱后,五姓七望又渐渐起势,因此迎娶五姓女,依旧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男人的愿望。

    此人既然是五姓男子,而卢氏又同为五姓女子,本该是段良缘,结果却被白敏中搅合,被万寿公主截胡了。

    本来可以好好的娶五姓女,谁知道被塞了个活菩萨。

    有新城公主和韦正矩的案例在前,对于这些名门子弟来说,娶公主跟被断了生路没区别。

    一时间,刘继隆都有些同情此人了。

    “这人是谁?”

    “范阳卢氏南祖的郑颢、郑奉正。”

    随着他开口询问,封徽也老实交代了此人的姓名。

    刘继隆听后啧啧:“我若是他,恐怕与白敏中不死不休。”

    “呵呵……”封徽也偷笑道:“正因如此,他必然会置白敏中于死地,且不会被收买。”

    “这倒是。”刘继隆颔首,随后起身道:

    “我这就去找高进达,让他派人把白敏中贩卖口马的情报交给郑颢。”

    “嗯,郎君慢去。”封徽笑着颔首,刘继隆见状伸出手捏了捏她的脸,惹得她脸颊俏红后方才离去。

    待他来到正堂,不多时便把封徽的建议告诉了高进达。

    高进达听后眼前一亮:“若是如此,那我现在便知会西道诸州官员,暂停口马贸易。”

    “不急。”刘继隆安抚道:“先把已经在路上的一万多人安置好,然后再沉寂两个月。”

    “是!”高进达听后离去,急匆匆去操办此事去了。

    往后一个月,高进达一边忙碌秋收的事情,一边忙碌知会山南西道各州县官员,确保万无一失。

    待到十月中旬,随着陇右各州县粮食入库,各州县连带鄯州的图籍都交到了刘继隆的手中。

    在十月末的常议上,刘继隆也见到了多日未见的李商隐。

    他皮肤呈小麦色,少了几分病气,多了几分健康。

    “义山倒是健康了不少,比刚来陇右时精神太多了。”

    “如何,组织公田开辟和夏秋两收是否辛苦?”

    刚刚入座,刘继隆便点了人群之中的李商隐,李商隐闻言也笑着作揖道:

    “忙碌几个月,体验了百姓的辛苦后,便觉得身上这点忙碌不算什么了。”

    过往李商隐在其它藩镇任职,大多都是做些参军和文书的事情,枯燥乏味。

    这次来到陇右,虽然被丢到长乐县辛苦了几个月,可他也能看出,张昶和刘继隆是在锻炼自己,因此忙的不亦乐乎。

    只是忙碌归忙碌,他还是觉得刘继隆在陇右执行的政策有问题,而且他也看出了刘继隆还想扩张的心思。

    正因如此,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告诉刘继隆,他这套政策在向外扩张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不过现在还是常议,他自然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人去说陇右政策的缺点,所以他与刘继隆寒暄几句后,便安静了下来。

    刘继隆见状轻笑几声,随后开始让高进达等人汇报秋收和今年开辟公田、私田的进展。

    “陇右治下十二州二十八县,共有熟田一百九十四万六十二亩,二年及一年生田七十一万四千余亩。”

    “今岁开辟公田三十七万四千余亩,私田七千六百余亩。”

    “今岁秋收共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