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82章 针锋相对 (第1/3页)
“末将挲悉,愿意举城归降刘使君!”
大中八年九月二十一正午,随着五旬年纪上下的长道县节儿挲悉俯首刘继隆牙帐中,长道县兵不血刃被其收入麾下。
主位上,刘继隆起身走到挲悉面前,躬身将他扶起。
“尚铎罗所说的话,便是我说的话,他既然做出承诺,我也自当遵守。”
“若是节儿还能为我说降上禄县,我愿意表勋从六品飞骑尉,年俸百石,永业田五百亩!”
经历收复三州后,刘继隆宁愿多花钱财,也不愿用将士们的性命去填线了。
挲悉闻言抬头,连忙说道:“如果使君准我便宜行事,我一定能说降上禄。”
“好!”刘继隆颔首道:“我准你便宜行事!”
话音落下,刘继隆看向与挲悉回来的尚铎罗:“尚铎罗,命你带五百精骑,甲兵五百,与挲悉麾下五百甲兵共同说降上禄县!”
“末将领命!”尚铎罗果断应下,而刘继隆则是看向耿明:
“耿明,三军拔营,向盐井进军!”
“是!”
耿明起身应下,陇西大军应军令而拔营开动。
尚铎罗率马步番军一千五百人南下,刘继隆率二千三百名甲兵及三千民夫进军长道。
大军在西汉水旁一分为二,行军不过两个时辰,便看见了位于西汉水东岸的长道县。
长道县所处西汉水东岸,呈东北走向,左右宽不过二里,长三十余里,位于祁山沟壑的河谷中段。
城外的耕地狭长,沿着西汉水向东北而去,延绵三十余里后便可见到渡口。
通过东北方向的渡口,则是可以渡过西汉水,抵达西汉水西岸的盐井县。
眼下斛斯光率五百精骑留在城内,眼见陇西大军到来,当即前来接应。
“刺史,长道县府、库中钱货不过千贯,粮不足两万石。”
斛斯光策马来到渡口南岸,向刚刚渡过渡桥的刘继隆禀告。
刘继隆闻言颔首,随后看向后方队伍渡河,再看向斛斯光:“你现在带着五百精骑驰往北边的渡口,先把渡桥抢占住,别给盐井的黎壊机会。”
“末将领命!”斛斯光闻言,当即作揖接令,调转马头驰往长道县。
瞧着他的背影,刘继隆忍不住摇头。
尚铎罗和斛斯光二人还是没从先锋的身份转变过来,不然也不会放着北边渡口不管。
好在黎壊不是什么强敌,这种纰漏他也发现不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唤来了耿明,指着远处的长道县,与他讨论起了如何治理长道。
长道的地势很好,若是好好治理开垦七八万亩耕地不成问题。
祁山在这里的地势很高,只有从河谷两端进攻,才能攻入长道内。
只要收复上禄和盐井,在北边的木门谷和南边的寒峡设下营垒,不论南北都难以攻入成州。
“张仁德,命你率兵三百,驻守长道县!”
“末将领命!”
“王叔子,命你将城内百姓编为民兵,及时播种小麦,勿要耽误农时!”
“末将领命!”
“赵怀敢,命你……”
横马官道,耿明声音粗重,不断向军中将领下令。
很快,三百甲兵入驻长道县,几名随军军吏也跟随一同前往。
如今秋收已经结束,但正是种植小麦的好时候,自然是不能耽搁的。
瞧着耿明指挥的井井有条,刘继隆也没有干涉他,只是在旁边时不时提点补充。
很快,耿明就得心应手了起来,而大军也走过了三十里河谷峡地,抵达了长道北边的渡口。
斛斯光率五百精骑在此驻跸,而距离此地不足十里外的盐井县已经升起了狼烟。
“刺史,这里距离盐井太近,我们刚到这里就被发现了。”
斛斯光策马找到刘继隆,禀告着刚才发生的事情。
刘继隆闻言颔首,目光看向耿明,耿明也挺直胸膛道:
“没事,我大军渡河阵仗那么大,他们迟早要发现的。”
“现在大军渡河,在盐井县外三里扎营,斛斯光你率五百精骑靠近盐井,看看盐井是关城还是什么城池。”
“是!”斛斯光毕竟是耿明的后生,他并不觉得听令于耿明有什么,只要刘继隆同意就行。
按照耿明的吩咐,他率领五百精骑向盐井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盐井县城头甲兵林立,身着扎甲,头戴华丽铁胄的健壮将领快步走上马道。
在他走上马道的同时,城外刚好冲过斛斯光等五百余精骑。
“猪犬的家伙,挲悉竟然敢反我!”
“乞利本,好像不是挲悉,他们好像是……唐军?”
城楼前,小节儿紧张解释,而这将领闻言瞪大眼睛。
“唐军怎么会从南边来?”
这名将领便是盐井城之主,乞利本黎壊。
他脚下的盐井城位于祁山脚下,西汉水北岸,坐落祁山沟壑间。
西汉时期,此地发现盐井,故而筑城设置盐官在此地开采卤水制盐。
城池屡次改名,但制盐的任务却从未停下。
吐蕃赞普被刺身亡后,黎壊仗着成州井盐之利,将城池营造的十分坚固,粮草充沛,因此他根本不怕其他州的乞利本来进犯。
哪怕在论恐热横行河陇时,他也不曾理会论恐热。
他最怕的是大唐与他翻脸,导致他空有井盐而没有销路。
如今唐军出现在盐井县,这岂不是说明唐廷准备对他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