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0章 瓦剌西迁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70章 瓦剌西迁 (第3/3页)

    朱高煦对东北的评价很高,如果东北的耕地能开垦出来,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那小冰河期的东北也不会太难过。

    如果能吞并他们,那自然可以获得不少粮食来帮助他们渡过寒冬。

    “爷爷,等等我!”

    见马哈木这么说,众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一场寒冬或许会导致绰罗斯数千人和牛羊死去,但一场与明军的战事却有可能导致他们灭族。

    或许只有在草原策马的时候,他才能找回那个曾经年轻的燕王。

    反正他麾下五百人的大小事宜他都能处理,就是不如朱瞻基速度快罢了。

    “五万……”马哈木呢喃着,最后说道:“按照上次的情况来说,五万明军顶多能护送一万人抵达漠西,而他们不会用这么点兵力来彰显武力。”

    日本虽然对于大明来说就好似一只虫子,但对于朝鲜和暹罗来说却是国力几倍于本国的大国。

    朱高煦突然想起了努尔哈赤的老祖宗猛哥帖木儿,故此不免询问亦失哈道:“我记得之前陈昶抓来了那个猛哥帖木儿,他人呢?”

    马哈木做出一番分析,但并未减轻绰罗斯贵族们的担心。

    朱瞻壑抖动马缰,朱瞻基也一言不发跟上,爷孙三人身影渐渐远去。

    “现在他们的兵马还在集结,看样子到最后不会少于八万人,能护卫前往前线的人应该在两三万左右。”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马哈木已经西遁,而南边北京城的朱高煦则是在为手头上的政务头痛不已。

    马哈木西迁后,漠北的蒙古人数量不会超过四十万。

    如果百姓过得不好,那他铸造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在他看来,皇帝既然说的那么详细,显然这件事情是肯定要办的。

    “三日后出征,你们俩小子好好准备吧……驾!”

    来到这方世界,若是说朱高煦对自己哪方面的功绩最为满意,那一定是开发渤海和辽东。

    这笔俸禄很多,但朱高煦也不会白出这笔钱,而是需要太平和把秃孛罗与阿力台一同抵抗马哈木。

    朱棣一身鸳鸯战袄,他用马鞭指着城外的土地说道:

    “你们看到的这些有小麦、大豆、玉米、红薯、土豆等各种作物,在之前这里并没有那么丰富的作物,仅有小麦和大豆。”

    尽管三方死伤数量看似不多,但想要投送上千人前往昆仑洲,所消耗的物资也确实不在少数,更何况朝鲜抢夺的黄金到底是百余两还是数千两,这也有待商榷。

    朱高煦没有立马回应郭资,反而是询问起东北铁路的情况。

    “手工业不适合,那就发展铁矿、煤炭等资源,同时发展好农业。”

    “好像是太上皇当时下的令,已经去势了……”

    “爷爷,这就是海喇儿城?这城外不是可以种粮食吗?”

    历史上日本人和俄国人修建南满铁路用了五年零四个月,当然南满铁路的里程要比大明的松原—海城铁路要长出许多,但大明修铁路比俄国人和日本人给出的待遇好,而且朱高煦在东北的威望高,募工容易。

    想到这里,朱高煦询问道:“两京铁路还有多久才能完工?”

    他话音落下,亦失哈也递出一份手书:“陛下,这是太上皇手书。”

    “用抽水机抽水浇灌土地,这些作物才能长得如此之好。”

    “如此一来,滦州铁矿和房山煤矿就可以直接通过火车运往京城,再中转前往南方。”

    如今大明在东北广修水利,到了二百年后兴许会因为小冰河期的降温而导致粮食减产,不过一旦用上化肥,再加上完善的水利,东北即便遭遇灾害,也能自给自足,不会因为灾害而诞生努尔哈赤这个卷王。

    朝鲜宣称自己是自卫出击,而且只击伤日本数十人,抢走黄金百余两。

    只需要迁徙二十几万汉人,就足够同化这四十多万蒙古人,汉人的同化能力就是如此。

    “本来就可以种,不过是成本大小而已。”

    与此同时,明军的大部队已经在海喇儿集结,身为主帅的朱棣也率领在京的一万骑兵和两万辅兵抵达了海喇儿。

    “燕然都司需要维持,尽管那里现在没有什么产出,每年还需要朝廷从渤海调度数十万石粮食维持,但日后随着漠北人口增加,朝廷也可以在当地开采金银铜矿,用铁路运输回关内。”

    如果明军想要追击他们,就需要行军四千里左右才能追上他们。

    郭资在隐晦的提醒朱高煦,朝廷的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马哈木说出一个地名,这个地名别说汉人,就是瓦剌人自己都很少涉及。

    漠北的矿产不用多说,在当地开办工场,不仅可以加深蒙古人对大明的认同感,也能绕过各部首领,直接影响基层蒙古人。

    对辽东,朱高煦以一己之力改变许多,这也让朱高煦对朱瞻基在位十年感到不屑。

    “大约三年。”郭资毕恭毕敬回答,朱高煦闻言颔首道:

    “国库既然充裕,那我准备先修西北铁路的北京至万全、大同段。”

    【虏闻朝廷出兵,挟其属以遁,沿途弃孳畜甚多,部曲离散,我师沿途搜捕,俘牛羊上万,胡虏妇孺数千】

    两相抉择下,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做。

    “太平和把秃孛罗这两个家伙按兵不动,看样子是大明给他们许诺了些什么东西,不然他们不会那么老实。”

    若是太平和把秃孛罗是疑兵之计,实际上已经和马哈木勾搭上,那也够明军喝一壶了。

    简单来说,盆兰州比他们上次与朱棣遭遇的地方还偏向西北一千五百里。

    见状,马哈木也解释了一番。

    海喇儿城外,在军队被朱能指挥进入营盘休整的时候,护卫朱棣来到营盘外的朱瞻壑用马鞭指着海喇儿城外的数万亩耕地询问。

    对于这件事,朱高煦决定各打三十大板,首先责令朝鲜归还黄金给日本,并赔偿一百份抗疟粉给日本。

    其次,日本停止对暹罗河流入侵,并归还侵占河流。

    “罢了,既然已经处理了,那就懒得处理他了。”

    摇头苦笑,朱高煦便将目光投向郭资,继续与他讨论起了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