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7章 建元洪熙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67章 建元洪熙 (第3/3页)

时间里没有立下一场战功,这对于当下的情况来说也是比较稀罕的情况。

    在唱声中,朱高煦与朱棣起身走上金台,几乎同时入座。

    朱高煦目光看着跪在地上的朱高炽与朱瞻基、朱高燧等人,最后将目光放到了站在原地的朱棣,开口平身后,便按照鸿胪寺卿和礼部的安排,前往奉天殿将即位诏书大致内容宣告群臣。

    朱高煦示意他们起身,而后又交代了一些新朝大致的方向。

    “笨蛋,可以坐船去松原然后坐火车去北京看殿下啊!”

    “祭天吧……”

    万一熬到四十多岁还要上战场冲锋,那也说明明军后继无人了。

    当然,这样的思想也是分地方的,例如帮助朱高煦南下的从龙之地……渤海、辽东、大宁等地在得到消息后,百姓无一不是欢呼雀跃。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岁……”

    随着朱高煦开口,大明的新年号被制定下来,而他准备的即位诏书也将在明日张榜发布。

    在他们起身后,朱高煦继续道:“今府库虽充盈,然外有北虏寇边,内有水利、道路、铁路修建,着实不可蠲免,此乃朕之过也。”

    沐氏没有什么晕车的感觉,反倒是朱瞻壑吐得不成样子。

    朱棣将手中大圭递出,朱高煦双手接过:“臣谨遵太上皇帝敕令。”

    “内廷的妃嫔、宫女及太监已经都前往大明宫去了。”

    沐氏还想说什么,却见朱瞻壑一开口便朝着木盆吐了一堆。

    “虽是新君即位,但也不用大费周章,各地臣工一如既往,无须上贺表奏疏,只需处理自己的分内事即可。”

    “呕!”

    “殿下,这……”

    上火车前,由于报纸上的时速写着每个时辰三十里,他误以为这是乘车时速,因此他故意吃了许多东西,担心要到明早才能抵达北京。

    “终于即位了,这一年我等了二十年啊!”

    郭琰询问他,朱高煦颔首:“真不敢相信,我居然是皇帝了。”

    来到殿内,他便见到等候许久的郭琰。

    除朱棣与朱高煦可以乘坐步舆外,其余人纷纷需要步行前往,因此这给了父子间不少谈话的时间。

    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個大明朝。

    “海内外诸国,若有纷争,可凭天朝驻该国属国馆向天朝禀告,由天朝调解,不得私下刀兵相见。”

    “平身”朱高煦抬了抬手,又继续道:

    “自永乐元年至如今已有十七年,明日便十八年,天下物价增长不少,故此正九品以上大臣俸禄增加一成。”

    “古往今来,皇帝即位皆大赦天下,然而新朝不必如此。”

    圜丘上,朱高煦持着大圭,面对天穹作揖唱声。

    只是一开始,朱瞻壑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这车……似乎起步的有些快。”

    小旗官及普通军士三十退伍,总旗官三十五退伍,百户官四十岁退伍,千户官四十五岁,卫指挥使五十岁,卫指挥使以上则以六军都督府及本人意见为主来择定退伍时间。

    故此当眩晕感传来,朱瞻壑立马顾不得形象的抱着木盆猛吐起来。

    哪怕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也在人们口口相传中知道了永乐皇帝退位居住大明宫,新君洪熙皇帝即位入主乾清宫的消息。

    “你现在是皇帝了,这洪熙虽然不如我的永乐来的威武,但却也适合你。”

    “我爹还真是神通广大,我什么时候到他都能知道。”

    走出车厢,朱瞻壑看着站台上悬挂的“北京东站”三个字,表情比坐了过山车还丰富。

    “古往今来,天下臣工皆需避讳,新朝也不必如此。”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随后朱高煦才将精神放到了自己的即位诏书上。

    “你们看,上面说通往松原的铁路已经抵达永平,预计洪熙七年修抵松原。”

    “去去去,老子也是读过私塾的!”

    “对了,现在要称呼陛下了。”

    “让他跟着父亲去,总能学到不少东西,这对他日后有帮助。”

    “骑马去北京最少要五天,乘车最多明早就能到,放心,我没事的……呕!”

    “渤海大汗哪有洪熙皇帝陛下来的威武。”

    不多时,刺耳的汽笛声响起,拉拽着车厢的火车开始向着北方进发。

    做完这一切,他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郭琰也跟着过来为他揉捏了酸痛僵硬的两肩。

    “殿下,要不我们下车骑马去吧?”

    “草民领命。”闻言的司机作揖,随后起身返回了驾驶室。

    他们不会理解朱高煦要做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会产生多大的改变,他们只知道这次更换皇帝,他们没享受到一点好处。

    “二十里?”

    从正月初一出发,他们乘船直到正月十八才抵达德州。

    郭琰拿来了一份奏疏,不过这份奏疏是内廷的奏疏。

    朱高炽和朱高燧顶多是唏嘘,但朱瞻基却有些不知道为什么的失落。

    “嗯……”

    “我带老大和老三、瞻基他们去,你记得让瞻壑到了京城后去大明宫看看。”

    “嗯……”朱棣应了一声,父子二人也在此刻来到了奉天殿门前。

    “这东西速度有报纸上说的那么快吗?”沐氏就好像一个好奇宝宝,但朱瞻壑很有耐心的解释:“应该是。”

    这是他第一次以宫殿主人的身份来这里,而这里的一切已经被布置的和春和殿一样,除了宫殿大小有区别,其它便没了区别。

    朱棣说完了自己想说的,朱高煦闻言点头:“父亲放心,儿臣不管如何,依旧是您的儿子。”

    好消息是,北方的铁路已经铺设到了献县,因此他们花费一日骑马北上后,便来到了献县的火车站。

    “陛下,臣等惭愧……”

    朱瞻壑啧啧几声,随后想到了自家退位的爷爷,以及自己即将随爷爷北征的事情,瞬间干劲满满。

    “爹,您瞧着吧,儿臣这次北上让您好好瞧瞧儿臣的本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