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67章 建元洪熙 (第2/3页)
由内帑拨发。”
沐氏瞧着朱瞻壑的模样,心疼的劝说着,但朱瞻壑吐干净后稍微舒服了一些,立马抬手强撑道:“无碍,我不过是午饭吃多罢了,等会就没事了。”
百感交集的不止有他,还有圜丘之下的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几人。
如此反复折腾,直到他肚子里空空如也,他才稍微消停了下来。
“老实说,我还没有做好皇后的打算,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此间,不少百姓也略有抱怨,毕竟过往新君继位,通常都会蠲免些钱粮来表达大度,此次的洪熙皇帝却没有,因此民间对他诟病不少。
由于有兵卒护卫,朱瞻壑几乎没有人检查就来到了站台。
刚刚评价完,朱瞻壑想到了自己刚才在车上狂吐的画面,不免尴尬:“若是我不会吐就好了。”
不过这次,他的步舆不是再前往乾清宫,而是向宫外走去。
见朱高煦不准备蠲免,许多人纷纷松了一口气,毕竟府库之中虽然说还有几千万贯,但一下子蠲免一年赋税,那这些钱肯定不顶什么用的。
这时朱瞻壑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座位下有木盆,纷纷拉出来,表情痛苦。
一时间,茶楼里的女真人与汉人开始对渤海大汗与洪熙皇帝的称呼谁更威武来了场辩论。
对此,六军都督府虽然有些都督不太认可,但毕竟是朱高煦提出的,没有人敢提出反对。
朱高煦对兀良哈的杀伤最大,如果不是他几次削弱兀良哈,兀良哈也不会在与朱棣一战中显得那么无力。
“这是臣妾整理的妃嫔册封奏疏,您看看吧。”
在鸿胪寺卿“入班”的唱礼声中,诸多使臣及武官文臣纷纷入列。
在群臣的唱礼声中,朱棣与朱高煦起身离开了前殿。
话音还没落下,朱瞻壑又抱盆猛吐起来。
交代一番,朱棣便坐上步舆离开了奉天殿。
同样的辩论不仅仅在渤海,就连大宁都有争辩,不过在大宁都司中,当年那群被招抚的兀良哈蒙古人则是认为朱高煦是博格达彻辰汗。
“这火车,果然是个好东西……”
“朕年号洪熙,便是寓意新朝浩瀚博大,天下兴旺和睦、百姓乐观开明之意。”
吉林城内,当《渤海日报》刊发,拿到报纸的百姓们立马露出了笑脸。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这样的事态还在发酵。
可是相较于朱棣,朱高煦的子嗣便有不少是其他妃嫔所生,例如朱瞻圻的母亲张奉仪便是其中一位。
除了北方闹事的瓦剌和南边云南的土司还需要收拾外,朝廷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组织什么大的战事了。
“怎么了?”
简单来说,该打的仗已经在永乐朝打完了,新朝不是没有仗要打,而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主要还是以治内为主。
父子二人走到了金台后的屏风里休息,不多时锦衣卫的净鞭声响起,紧赶慢赶的群臣和诸国使臣纷纷走入奉天殿内。
瞧着队伍渐渐离去,朱高煦也乘坐步舆前往乾清宫。
一些反应过来的衙门和百姓纷纷将家中永乐十八年的字样抹除,换上了洪熙元年的字样。
“松原离我们这不近啊……”
“看看、看看,殿下即位了,现在是洪熙皇帝了。”
文武官员纷纷作揖拜礼,朱高煦见状颔首,示意平身后,又将目光投到了朱高炽等人身上。
朱棣低头看着这个将自己扶上皇位的二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那速度,几乎与八百里加急差不多,因此刚刚火车出发没多久,车上便有人开始呕吐了起来。
沐氏的话让朱瞻壑咋舌:“我睡了多久?”
朱高煦先说了藩属国的问题,闻言的朝鲜、日本等国使臣纷纷跪下作揖:“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稍许你诏书宣读完,我便前往大明宫居住了,若有什么事情,我会召见你。”
步舆并排间,朱棣对朱高煦开口道:
“臣叩谢圣恩!”朱高炽等人跪下作揖行礼,朱高煦继续示意平身。
圜丘之下,在京两千余名官员,以及日本、朝鲜、暹罗、占城、甘孛智、满剌加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使臣见证着这一幕。
“殿下您也是第一次坐吗?”
消息从北京向四方扩散,同时《大明报》、《直隶报》、《江西报》等两京和地方类报纸纷纷报道。
募兵入伍的条件依旧,小旗官及普通军士年满三十者即退伍,若不想退伍,则是可以在军中自学并参加考试,或者战场立功来提升官职。
只是朱高煦自揭过错,这让群臣纷纷跪下表示惭愧。
朱高煦与朱棣不同,朱棣的子嗣基本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因此朱棣在徐皇后生前不立妃嫔也没人会说什么。
伸出手拍了拍郭琰的手,郭琰也当即松手对朱高煦行礼,随后离开了他理政的偏殿。
“伱还有政务要忙,我便不让你去大明宫吃饭了。”
“哈哈哈哈……”
护卫他的百户官与火车站的站长经过交流,站长立马调配了一辆火车给朱瞻壑他们。
“今传大位置予汝,汝当勉励,勤政爱民。”
朱瞻壑刚刚说完,操作火车的司机便下车来到车厢,半跪在地上小声询问:“殿下,要全速前往北京,还是慢一些?”
朱高煦顿了顿,瞥了一眼在圜丘之下的朱高炽等人,定了定心神:“建元洪熙!”
“我也不敢相信我成了皇后。”郭琰轻笑着,同时看了看四周:
“快点不好吗?”沐氏前一秒还在诧异,后一秒便感受到了一种推背感。
瞧着窗外的漆黑,朱瞻壑恍若隔世的询问着沐氏。
见无人反对,朱高煦也简单又说了几句,例如册封郭琰为皇后,册封朱瞻壑为皇太子,册封沐氏为太子妃之类的事情后便宣布了退朝。
毕竟现在的大明是军队轮换戍边制度,内地各都司的军队基本都有最少两轮的戍边时间。
沐氏系好安全带后询问朱瞻壑,朱瞻壑摇摇头:“不是第一次,但之前坐的时候没有这么精美的车厢。”
六年戍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