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3章 四方云动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3章 四方云动 (第2/3页)

下倒是未曾说过,但陛下的神态,恐怕……”

    金幼孜一开口,众人的心立马悬了起来。

    坐在位置上的杨荣想了想,随后才道:“其实东宫即位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东宫穷兵黩武,这对百姓休养生息并不好。”

    杨荣对边防要务十分熟悉,在他看来,对北边、西边的胡人和番人以防御为主便足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的去酷寒之地与他们决战。

    至于对南边开疆拓土的举措,他倒是挺支持朱高煦的,毕竟朱高煦对南边用兵,往往都能收回军事成本,并且还能在几年治理后,使得当地为朝廷增添赋税,这是好事一件。

    如果朱高煦能从西番撤兵,同时将刚刚设立的燕然都指挥使司裁撤,那能为朝廷节省最少百万贯。

    “倒也没有穷兵黩武那么夸张。”

    坐在一角的中年官员忽的开口,众人纷纷向他看去,这才发现是出身湖广的新任大学士杨溥。

    杨溥见众人看向他,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压力,只是据理力争:“陛下与殿下,虽经营天下,多有事务,但从未催赶工期。”

    “殿下重兵事,可用兵向来都是步步为营,每复一地,鲜有叛乱,很快便能恢复安泰,凡被朝廷兵马所复之地,未有百姓诟病朝廷,这如何不能说明殿下之英明?”

    “况且,此事是天家之事,我们只需要尽职责便可。”

    杨溥根据证据认为朱高煦即位后,天下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故,也不建议群臣在这里争辩这件事。

    面对他的话,众人沉思片刻,纷纷开口道:“东宫确实善于理财,但……”

    一时间,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毕竟朱高煦又能打又能赚钱,整顿吏治和勤奋程度成正比,着实让人挑不出刺来。

    可问题在于,他的新政确实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下西洋更是让所有官员都只能眼巴巴看着,一点东西都没分到。

    这些各种问题堆到一起,即便朱高煦没有毛病,他们也试图找出毛病来。

    只是说了半天,他们也找不到什么毛病,而且朱高煦麾下的渤海派和新政派也不好惹,因此讨论了半天,除了发了些牢骚,他们也不能做什么。

    金幼孜就坐在位置上看他们发了一个时辰的牢骚,随后才起身道:“我还有事要去见陛下,诸位请自便吧。”

    “我们也走了。”

    杨荣等人见状,也纷纷起身作揖,而后离开了这处小院。

    在他们走出院子的时候,在他们不远处的一个院子也打开了门,双方四目相对。

    不同的是,他们这边七八人脸色不太好看,而斜角不远处的那个院子虽然也走出七八人,却各个面红耳赤,笑容洋溢。

    双方对视一眼,杨荣他们便作揖离去。

    “这群鸟人,又在讨论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

    站在门口,李失忍不住调侃,站在他身后的李察几人纷纷笑出声,至于王义则是撇了他们一眼,随后道:

    “都少说两句,最近这段时间比较紧张,都小心做事,别给人留下把柄,以此耽搁殿下的大事。”

    “是!”李失等人应下,显然他们刚才也在讨论朱棣和朱高煦的问题。

    不过他们十分乐观,都认为用不了多久,自家殿下就会登上大位,而他们也将渐渐取代老臣们。

    “你带他们先去,我有事情要去找陛下。”

    孟章看着王义和李失他们,笑着开口解释,王义也清楚点头道:“你要回渤海了吧,估计等殿下登大位,你就能调往京城了。”

    “这次伱回去,可以多考察考察,看看有谁能代替你坐镇渤海。”

    “好!”应下王义的话,孟章转身便离开了此条巷子,走到了鹤城的街道上。

    鹤城,作为朱棣第一次北征覆灭兀良哈诸卫后,能水路直通肇州、吉林、安东等城的这里便被视作大宁在漠东的第一城池。

    由于有恼温江水运存在,因此这里虽然仅修建九年,却已经十分繁华。

    鹤城城墙周长五里,城中百姓有二万六千余人,城外有十二个集镇,七十多个村落,六万七千余人口。

    鹤城城墙混凝土掺杂河石垒砌而建成,城内主干道四条,皆宽五丈,混凝土抹水泥而成,其余辅道八条,宽二丈,巷道三十六条,宽一丈,有干道、辅道商铺八百余处,民居七千余座,可见其繁华。

    此刻街上,大多都是从辽东迁徙,亦或者被流放至此的百姓。

    虽然被迁徙流放,但在这里安家落户后,倒也没他们想象的环境那么恶劣,也不过就是田亩产出比南边少了些罢了。

    这里的亩产,比吉林、肇州等地更低,即便温室养出稻秧,可播种收获后,产量也不过实粮六斗半罢了。

    因此在这里,想要养活一个人,起码得种五亩地才行。

    好在粮产虽少,但每年渤海都会通过水运,运送大批粮食来到漠东,将漠东三卫粮价稳定的同时,高价从漠东三卫收买粮食,送往海喇儿卫。

    这里的热闹,和大明关内北方的一些城池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因为水源充沛,开发不久,这里就连城内都留着一些树林,并改造成园林来供人游玩。

    在这里,柴火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隔着一条恼温江,恼温江以西是草原,恼温江以东就是沼泽和树林。

    有的人会顺着恼温江继续向北,然后在北方密集的林子里砍伐树木,将砍伐好的树木顺河运往鹤城进行贩卖。

    在江南,一百斤河柴的价格是三十三文,但在这里只要十文。

    每次北征,男人们都会去当民夫,因为北征民夫的工价是每日二十文。

    当打仗结束返回,干道和辅道上的酒楼几乎座无虚席,不仅有民夫和辅兵,还有大量的明军掺杂其中。

    正因如此,每次北征大军返回后,朱棣都会在沿途城池下达三天的禁酒令,以免兵卒醉酒喧闹。

    骑马向城外走去,大街上充斥着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将士们,见到孟章那十余名骑队,兵卒们都会埋头狂奔,像极了在大街上看到老师的学生。

    “你们也散了吧,自己去寻些好的吃食,我一个人出城就行。”

    孟章瞧着满大街的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