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章 心学出世,斩我明道(6k)  长生从聊斋开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0章 心学出世,斩我明道(6k) (第1/3页)

    婴宁央求秦川给青鸟造个窝,给她养伤。秦川便应允了。恰好飞马牧场的监正院子里有一株年代久远的梧桐树。

    秦川亲自为其筑巢,心想,“种来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青鸟也算是极尊贵的鸟了。”

    秦川筑造的鸟巢很好看,看得婴宁很喜欢。

    婴宁于是求肯秦川,她也要一个鸟巢。

    秦川自然没有答应,他觉得自己对婴宁的教育太放纵了,以后长大还这么狐里狐气,那还得了。

    他连猴子都教得,婴宁这半人半狐,自然也教得。

    秦川于是认真对婴宁教学。

    夜里,

    疏影移墙,明月在天。

    秦川教婴宁一首关于明月的诗,诗词很简单,却很有意境。

    “婴宁,跟我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这首诗,还有后面四句,但很悲伤了,秦川没有教她。秦川希望婴宁一直是快快乐乐的。

    秦川教授婴宁时,小青鸟在旁边符合节拍。

    婴宁很是聪慧,自然一听就记住了。

    她清脆的声音念诵着这首诗,小青鸟的节拍恰到好处。

    一狐一鸟真的很有默契。

    而且小青鸟看起来很喜欢这首诗。

    秦川从它节拍的心情来看,它最喜欢结尾那一句。

    “天人清且安。”

    小青鸟显然打算寄宿在秦川这里,婴宁又喜欢它,于是秦川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青凤。”

    家里又多了一个青字辈。

    清清的清比青多了水,也还是青嘛。

    青玄剑也是有灵性的。

    青凤这个名字,亦是有来头的。聊斋有篇故事里的主角就叫做青凤,不过她在那个故事里,乃是一只美丽聪慧的狐狸。

    现在这个青凤,乃是一只小青鸟。

    聊斋里很多奇女子都是狐狸,秦川有时会想,蒲松龄是不是以为全天下那些可爱美丽的女子,都是狐狸变的呢?

    在聊斋里,狐狸通常并不是常人以为的狐狸精,它们许多道法高深,能知命运,聪慧美丽,不失可爱,且有狐狸的狡黠,都是很美好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秦川给婴宁上完课,飞马牧场的小吏带来一个口信。

    “大人,书院一位江夫子,传来一个口信,请你明天去书院给他代一堂课。你明早去了书院,自然有人来接你进去。”

    “好的,我知道了。”

    牧场里的人,对秦川这位监正是敬畏多过好奇的。

    飞马牧场到底在神都眼皮子底下,很快他们就得到消息,知晓秦川是狠狠得罪了皇帝,因此大家也不敢太靠近这位六首状元公。

    只是更不敢得罪。

    那可是连中六元的状元公,科考时百圣齐鸣。

    小吏们家里也是有读书人的。

    生怕得罪这从天上下凡的文曲大老爷,害得亲朋科举不顺。

    …

    …

    桃山陡然起于渭水之间,有冲霄之势。而书院便在桃山下,历经雨打风吹。

    桃山上有涓涓细流,滋润万物,自山腰以下,渐有草木华滋,麋鹿等走兽于溪边饮水,鸟雀等飞禽于山周飞鸣,春来落英缤纷,生趣盎然,仿佛世外仙境。

    秦川走到这里,心里油然生出一段文字,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桃山上有许多桃花。

    书院里也有许多桃花。除开桃花,还有李树。桃花粉粉嫩嫩,李花洁白,好似春游的俏佳人,随风摇曳落下,带着羞怯。

    来到此处,诗情画意,自是不言而喻了。

    而此刻书院外,停了诸多马车。

    秦川到了,于是有一个书院的教习来迎接。教习便是书院的讲师。秦川跟着教习前往一个大石坪。

    路上他和教习聊天,才知道今天讲课的对象是什么人。

    原来新科进士们是要来书院听一段时间课,然后再自己决定要不要报名进入书院。

    眼下书院还有两个名额。

    如果届时参加考试,考上后就可以进入书院了。

    书院是不禁来去的,如果在里面厌倦,想要出来做官,专心仕途,没有人会拦阻。

    今天是这些新科进士们的第一堂课。

    顾亭林在书院的化名叫江山,人称江夫子。

    他的课是最受欢迎的。

    现在他的这堂课,将由秦川代讲。

    如果是别的教习,怕是担不起重任,至于其他两位副山长,已经许久不讲课了。

    但是代课的人是秦川,所有人都服气。

    不服气,也不行。

    会试百圣齐鸣,殿试直陈天下第一事,末尾还来一句“陛下欲反乎”。

    古今文士,未有此狂也。

    因此有好事者还给秦川冠上一个“狂圣”的名号。

    普通读书人,顶多一个狂生的外号,到了秦川这里,即使他狂,也得加个圣字。

    比古代的大贤者楚狂接舆还厉害。

    三百名新科进士,从一甲到三甲末尾,依次在石坪下坐开。

    石坪很大,丝毫不显得拥挤。

    他们坐得很周正。

    听闻今天第一堂课是书院的江夫子亲自授课,那是书院三大副山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亦是最为神秘的一位。

    据传学究天人,经史子集,兵书历法,诸子百家无一不窥。

    乃是真正的天纵之才。

    对于这样神秘又传奇的人物,他们当然很好奇。

    可是当讲课的先生出来时,他们不由低声惊呼。

    “是他。”所有新科进士几乎同时心里发出一声惊呼。

    如果讲课的先生不是江夫子,那么也只能是他。

    必然是他!

    秦川现在的身份很敏感,神都任何一个私塾学堂,都不适合他讲学。可是书院绝对是例外。

    书院是风能进,雨能进,皇权不能进。

    秦川走到石台上,比灵台方寸山的瑶台差不少,但在这里,秦川心里踏实。

    就如同样的坟墓,在烈士园里,就会让人十分安心。

    书院是读书人互相砥砺的地方。

    秦川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