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发源地的前世今生  娱乐王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发源地的前世今生 (第3/3页)

eTon」,意指摇滚家乡。

    并被石门官方正式盖章收编,将成为此次在这片土地上举办摇滚音乐节的一个重要标签。

    也正因为有这个因素在,刘清山的到来,和他拿出来的这首摇滚歌曲,为什么会受到方方面面重视的原因所在。

    被业内一直认为石门是本土摇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有原因的。

    早在1984年,老美的一支摇滚乐队到当时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的石门,进行了一次表演。

    这次来自异国他乡的音乐洗礼,极大地震撼了在场一位叫邢迪的年轻人,感受到音乐启蒙的他,从此对摇滚乐有了模糊的认识。

    并在后来组建了「地平线乐队」,这支乐队,大概是华国最早的本土摇滚乐队之一,石门市乃至整个华国的摇滚乐足迹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这在那个时代是近乎于石破天惊的一件事,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吉他一度被视为「黄色乐器」,而摇滚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毒药」。

    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内的社会气氛已经大为缓和,文艺活动重新恢复生机,「八亿人民八部戏」成为过去式,但主动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依然需要莫大的勇气。

    1987年,在摇滚乐圈子里颇为知名的

    杂志《通俗歌曲》,于这座城市创刊出版。

    该杂志被业内人士称为「华国摇滚乐的第一部启蒙读物」,甚至被类比为「摇滚乐的九年义务教育」。

    许多摇滚乐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就是从这本杂志开始,走上摇滚乐道路的。

    时间来到9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当时包括摇滚乐在内的现代流行音乐,开始在大江南北扩散开来。

    在那个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套着垫肩服、扛着收录机就代表站在潮流前沿的时代,石门市作为本土摇滚乐发源地之一,自然也不甘寂寞。

    当时国内摇滚乐爱好者,普遍通过打口磁带获取海外音乐资源,而所谓的打口磁带,指的是海外制作出来但卖不掉的多余磁带。

    这些磁带被作为报废品处理,其中一些为了报废,表面进行了钻孔或者开口处理。

    而有些则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就作为报废塑料出售,一些心思活泛的商贩,用极其低廉的价格将这些名义上的报废磁带买下,再向音乐爱好者出售。

    打口磁带在目前已经基本绝迹了,但在那个时代,这些磁带是正版磁带,品质优良,但价格却极其低廉,只有正版磁带的几分之一,因此广受音乐爱好者欢迎。

    而这座城市正是当时华国北方仅次于津门和京都的打口磁带集散地,很多商贩在这里采购打口磁带后长途贩运到山陕、内蒙、赣、新、甘、藏。

    甚至远赴中亚,其销售网络以石门为中心,辐射了北方和西北地区大半个华国的地区。

    如果说古代有一条以长安为的丝绸之路的话,那么当时就有一条以这里为的磁带之路。

    这种特殊行业形式,甚至一直延续到了CD光碟时代。

    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