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动工  重铸刚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六十一章 动工 (第1/3页)

    绵延千里的燕山山脉,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北方对抗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战国时燕国就依托燕山山势修建了燕长城,以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到了汉朝,这里也是幽州刺史部所在地,这里一直都是大汉的军事驻地,在上谷郡、渔阳郡与匈奴、乌桓等族征战数百年。

    而自唐以后,东北边患日益严重,从契丹、女真、蒙古再到现在的建奴,这些给华夏带来巨大威胁的敌人都是起源于东北,壮大于东北,在这近千年的历史上中原北方这座绵延数千里的雄奇山脉也就更加的重要。

    甚至它的地位已经提升到了有它则有和平,无它,则是国民不安,生灵涂炭。

    大宋不就是因为丢失了燕山山脉的天险,而不得不在平原地带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构筑一道针对契丹的防线,在平地上修筑边防设施,所耗费的财物已经无法统计了。

    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宋常年吃败仗,最终还是被虐的不成样子,直到出现了靖康之耻。

    明初收回燕云十六州,也就收回了这座天然防线,为了保卫这座防线同时也为了对当时势力仍然庞大的蒙元残余势力进行持续不断的打击,朱元璋在北方构筑了九边重镇。

    其中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四镇二十余万兵马守卫者这座山脉的不同位置,尤其是其中的大同镇更是号称九边之首。

    特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距离北京城数百里的燕山也就愈发重要,这座天然屏障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命脉,绝不容失。

    想来这样的防备也是固若金汤,然而,就像任何山脉中间都有通道一样,比如太行八径,燕山山脉也存在着缺口,古北口和喜峰口。

    大汉常年在军事重地卢龙塞余塞外民族争斗不休,而卢龙塞就是指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