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十二章 日后的处置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三十二章 日后的处置 (第2/3页)

择的问题,实际上,外人也很难有更好的办法去干涉。

    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那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的作用。

    比如身处的环境,再比如一些历史因素,比如一直以来,朝廷对桓氏一族的忌惮,排斥,这都是王谧这个后来人无法去弥补的现实问题。

    桓冲真的能像在襄阳那时候一样,一如既往的和北府站在一起吗?

    老实说,王谧心里也很慌。

    所以,虽然两个人的距离是拉开了,但是,王谧也没有放松持续交心。

    方法也很简单,这个年月既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只能是依靠最原始的手段了。

    那就是写信,在这些书信当中,王谧可以说是运用上了他所有的文学细胞,文章写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洋洋洒洒。

    就为了坚定桓冲的心思,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桓冲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现在都已经学会主动做事了。

    要知道,从荆州到建康,这一路上,水路、陆路,相互交替,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赶到。

    也就是说,桓冲这样做,并不是基于王谧已经晋升琅琊王这件事。

    就算王谧的情况没有任何的改变,他也会这样做。

    对于这种主动来投奔的有识之士,王谧当然不会亏待。

    眼前的徐羡之,完全是一副初出茅庐的模样,对很多事情都还没有经验,也还算是有一点赤诚之心。

    没有形成进化体。

    徐羡之是有能力的,这种人放在身边,就算是你不重用他,他也能以自己的能力站在你的面前,让你无法忽略他的存在。

    但他又是极度危险的。

    从他在后世的行为,便可以看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才没有那么强的是非之心。

    他还觉得,由他来处置刘裕的亲生儿子,正经登基的皇帝,是义举呢!

    但实际上,他最后的结局也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人们,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的身死非命,完全是由他自己作来的。

    这些都是历史记载上面的事,也不能代表现在的状态。

    不说别的,现在的琅琊王,即将要更进一步的人是王谧,他年轻,他在朝廷上根基深厚,他出身于大晋最有实力的世家,天生就拥有号召力和压迫性。

    琅琊王氏的子弟,在这大晋朝廷里,谁敢撼动?

    再加上,他还有那么大的功绩,都是真材实料的,北府兵中几乎是人人拜服。

    最关键的还在于,看现在的情形,王谧的崛起大约应该可以算作是和谐的崛起了。

    不会为了弹压大晋境内的其他势力去动用刀枪,大兴兵马,这样一来,等到再攻占几个城池,说不定,王谧就可以真的坐到那个皇位上,过程一点也不困难。

    毕竟,那个抱着小皇帝坐在那里的太后娘娘,对他也是很支持的。

    如果王谧的实力现在就足够的话,她甚至可以马上就写禅位诏书,一点都不会犹豫。

    把这个大晋朝廷交到王谧的手里,她也就可以功成身退,当自己不存在了。

    其实,王贞英的困境也是很明显的。

    不能因为司马家现在有一个接班人,就忽略了王贞英的现实困境,今天,就算是她是大晋最忠诚的太后,作为司马曜的未亡人,她真的想要力挽狂澜的话,那她的身边也要有帮手。

    然而,可惜的是,到了司马曜这一代,大晋皇族还真的就子嗣不丰,况且,可以说得上话,做的了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就好像是,如果司马道子还活着的话,今日的局面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司马道子不会尊敬王贞英,因为在他的心里就从没把这个嫂嫂当回事。

    就算王贞英是太后,同时也按照惯例收养了司马德宗,并让他顺利坐上了皇位,这个位子,不管是司马德宗,还是其他的什么人,都是坐不稳的。

    毕竟,司马道子是不会让他们成功的。

    在他的眼里,这个位子就是属于他的,就连亲哥哥在上面,他都觉得碍眼的很,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如果司马道子还在,倒是可以肯定,这个皇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