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六八章 千辛万难扳一球  金色绿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六八章 千辛万难扳一球 (第2/3页)

跑位挤压牵制他们。如此一来,李威风三位虽然苦头吃得更大了,但澳大利亚对中国队球门的威胁却在呈数量级的下降。

    澳大利亚4-2-3-1阵型中,真正绝杀手段是隐藏在维杜卡身后的卡希尔、科威尔、布雷西亚诺这三位在欧洲都算得上一流的中前场多面手,但维杜卡的一味蛮干,让后十五分钟里这三位的穿插跑动全部做了无用功。

    实际上,维杜卡本身就对维尔贝克让他在球队中佯攻的战术有些不满,作为一名曾经赤地千里的猛将,他何尝不想再回味过去纵横沙场的快意,但维尔贝克的战术限制了他,让维杜卡只能去给卡希尔他们做绿叶。

    不知道维杜卡把维尔贝克的告诫听进去了没有,另一边杰帅则在让中国队后防尽力去阻止维杜卡,因为比分落后下半时只能先紧着进攻,中场是决战的根本。

    下半场双方都没有换人,一开始中场就成了逼抢与反逼抢的绞杀战场。澳大利亚人虽然身体上占尽了优势,但他们脚底下却也并非糙哥,论其脚下技术,他们普遍比中国球员还高出一筹,尤其是在激烈对抗下的技术运用,明显从容合理。当然,其中并不包括卓杨。

    正是有了卓杨的加入,中国队才在中场6对5的争夺中不但没有落于下风,反正占据着微弱的优势。只可惜顶在最前面的髙林做不到像维杜卡那样压迫牵制对方后卫,更不能将中场创造出来的优势转化为进球。

    这一点,也是目前中国队屯兵中场以攻为主的战术中非常难发达的一个软肋——没有一个能打攻坚战的前锋。

    对此杰帅也毫无办法,他阅尽中国前锋,但始终找不到一个能符合他战术要求的元素。

    也是因为如此,澳大利亚后防线对付一个髙林绰绰有余,眼见中场开始在卓杨面前吃了瘪,维尔贝克果断发号指令,让左右两个边后卫威尔克希尔和奇佩菲尔德位置前提,进入中场加入搏杀的行列,只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