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五章五德感应,儒圣证道  禹道乾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零五章五德感应,儒圣证道 (第3/3页)

四圣。儒门这是要崛起的节奏!”

    乾坤宗一脉单传,鲜少插手道统之争。可瞧着儒门一口气蹦跶四个儒圣,聂景元还是冒出警惕之心。

    潜下去,来到彭禹身边,他暗暗传音。

    彭禹微微摇头,看向从远方赶过来的昆昱。

    有儒门圣人护法,想要干扰这三位大儒,稍有不慎就会被捉到马脚,何苦呢?

    昆昱还不知道这边的动静,也不晓得自家“好弟弟”正寻思挖墙脚,拆了自己的儒门基本盘。

    感受到三位大儒即将证道,他急急忙忙过来护法。

    “倪先生、白师傅还有孟大师。”

    倪神月和昆昱有过几次照面,昆昱的五德感应法门也跟她脱不开干系。而白师傅作为他的皇子老师,二人的精神大道可谓一脉相承。如今昆昱证道,反过来帮助恩师,也算一段佳话。

    至于孟平章,那是一位游离在正统儒门之外的大儒。但他品德昭彰,颇得神皇赞誉。

    “徒儿,儒门要是崛起。尤其是拜入三皇子门下,对你可不利啊。”

    “大道三千,儒门就算再废,也能寻摸几条证道法子。五德修身,天人感应只是其中一条路罢了。”

    彭禹拉住聂景元暗中动手脚,静观其变。

    倪神月积累雄厚,最先证道。

    她的精神力量冲破五行大洞天,粼粼水光在大昆上空凝聚,形成一面水镜。然后镜子里面跃出一轮银月,投入冥冥天际。

    天人交感,大昆天道之中出现属于倪神月的圣人烙印,号“天月圣人”。

    接着是白师傅,有昆昱暗中护持。他的圣人精神烙印在五行大洞天,然后转入大昆天道,也成了一尊儒门圣人,乃“五玄圣人”。

    最后是孟平章,灿灿焰光飞出洞天,在大昆天空点燃,直到火烧云将整座天空渲染后,方才证了“火云圣人”之位。

    一日儒门四圣,其他大儒心潮澎湃,也有几人尝试证道。但因为精神修行不够,纷纷折戟。

    这时,功德金光照亮所有人。

    昆昱心头一跳,看向自己的“好弟弟”。

    彭禹脑后浮现昭王功德碑,一方世界投影若隐若现。

    太微大洞天?

    聂景元看到徒儿的动作,有点不明所以。

    面对儒门四圣,彭禹从容道:“内修五德,再感应天地外道,的确是一条正统法门。可惜,这种儒门修行只在自身,纵然精神修为足以感应天地,也只是己道的圣人。”

    白师傅目光闪烁,浩浩荡荡的圣人光辉在头顶凝聚,五彩霞光驱散太微世界投影。他主动站出来帮学生撑场子:“依殿下之意,觉得我们的儒圣还不够圆满?”

    “方才倪先生道,儒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而外,层层递进。你们的外道感应,仅仅是自身感应天地吗?众生何在,天下何在,家国何在?”

    倪神月脸色一变,陷入沉思。回想祖师手札,她似乎明白昭王所指。

    “哼,家国?天下?六殿下,您年纪轻,不知道这三位大儒的事迹。”

    “倪先生为天下女子建立女学,不知奔波多少世界。此等功绩,为天下女子谋求福祉。难道当不起一个‘圣’字?”

    “白兄少时成名,博采百家之长,智慧渊博,受神皇命,修建书馆,为天下读书人楷模。”

    “孟老师更是前朝大儒,文能治国安邦,武可斩龙平妖。如何当不起一个‘圣’字?”

    “既然儒门圣人需要做事,又何必弄出什么五德感应,直接以功德立圣,不是更好吗?”

    功德碑再度亮起,太微大世界的投影更加明显。一座座城市,一座座书院出现在众人面前。

    蒙蒙稚子的朗朗读书声回荡在天地间,一点点白光汇聚在彭禹身上。

    然后是田野庄稼、高楼大厦,太微界各个角落都有信仰愿力飞到彭禹身上。

    但并非昭王的神道信仰,而是教化之功。

    “儒者,教化也。”

    “修身,教化己身,学识明理,智汇通达。”

    “齐家,教育子女、家庭和睦,齐心协力。”

    “治国,训导乡民,整顿吏治,安国定邦。”

    “平天下,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再无战乱。”

    随着彭禹的话,他身上的光辉越来越强。

    修身,他自然做到了。

    齐家,这一点有点难。

    但要说治国,平天下。彭禹可是掌控一整个世界。

    太微界之教化,皆在昭王名下。

    “三哥开释的,是儒家品德修行,精神之力感应天地。那么孤今天也证一证儒家的圣人,孤展现的,是教化证道。”

    昆昱展现的儒门修行是自我精神的追求。修性之道,精神不朽,最终感应天地。

    而彭禹展示的,是实干兴邦。比起陶冶情操,提高品行,感悟天地五常之理,不如实干教学。

    治理自己的小家,然后教导学生,教导乡民,然后教导天下苍生。

    这种理念完全符合儒门的传统,而看到彭禹展现的那方太平世界,不少大儒陷入沉默。

    儒家治国的理念,不就是为了打造一方太平盛世吗?

    建立一方大世界规模的太平盛世,有没有资格立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