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本末之论  三国之玺传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九章本末之论 (第2/3页)

    刘怀摇头道:“宇儿切不可怀这等心思,鸿都门学虽然兴盛一时,学成之后亦有为刺史、尚书、侍中,甚至有封侯赐爵之人。但其所学非正,为士族、儒生们所诟病,士人羞与为伍,两者之间势成水火。宇儿应以儒家经学为本,方能长久,不可走此捷径。”

    刘宇心中不以为然,鸿都门学就像后世的专科学校,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只因不学儒家经典才被读书人视为旁门左道。从刘怀满脸不屑的态度可知,世人对鸿都门学偏见颇深,自己还是顺应潮流为妙。

    刘宇问道:“官学难入,私学如何?”

    “私学分为蒙学和精舍两种,蒙学是童蒙读书识字之所,宇儿已经不用。”刘怀道:“精舍为大儒、名士授学之所,又可细分为族学和授学。除了圣人家学外,当今高门中弘农杨氏治《尚书》和《京氏易》,汝南袁氏治《孟氏易》,龙亢桓氏家传《欧阳尚书》,颖川荀氏精研《春秋》,这些门阀世家开设学舍,投入其门下就学之人甚众,袁家更是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刘宇暗暗咂舌,这些儒家经典成为一家一姓所长,朝庭以儒术治天下,这些家族自能保持长盛不衰。想到自己前世与现在相隔两千多年,衍圣公的传人依旧受人尊崇。

    刘怀吃了口菜,继续着道:“对外授学的经学大师很多,颖川陈公陈仲躬、涿县卢公卢子干,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郑公郑康成。”

    刘宇接口道:“莫不是北海郑公,侄儿闻其大名久矣。”

    刘怀笑道:“天下人莫不闻其名久矣。郑君学富五车,遍读经典,博稽六艺,其门下学徒多达千人,及门弟子就有数十人之多,著录弟子超过万人。”

    “请问叔父何为及门弟子,何为著录弟子?”

    “及门弟子是大儒亲自授课,著录弟子则是将名字挂在大师门下,由高足弟子转为教授,有次相授受、转相传授之别。大儒亲自教授的可称为弟子,由弟子转而传授的则称为门生。”刘怀解说道。

    刘宇想道,著录弟子这个办法不错,若能将名字挂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