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二十三章 心情舒畅 (第2/3页)
气氛变得有些怪异;
过了片刻,三人觉得再拖下去也不是回事,楚质就要直接问下明白,而沈辽沈括也刚想坦白相告,冷不防从外面闯出来一个仆役,将手里捧着纸卷恭敬呈给楚质后,也没说是什么,径直退了下去。
“这是何物?”楚质奇怪的问了句,双手十分自然地轻轻展开纸卷,低头一看,默读了两句,却是一篇墓志铭,惊讶之余,也顿时有些明了二人的意思。
“大人恕罪,存中并非是求大人撰写墓铭,而是”沈括看似很羞愧不安,低头说道:“想大人将此文另行,誉录。”
“景纯,不怪他,这是我的主意。”旁边的沈辽也开口说道:“这篇铭文是一位与沈家关系密切的长辈所写,不可随意更换
“既然如此,那为何要重新誉录?”楚质弄不明白,这样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字不好。”两人同声道。
真的假的,就为了这个理由,害得自己会错意,这两个家伙该不会是故意误导,让自己出丑吧,楚质心中怀疑,低头继续观看纸卷。
只”钱塘沈公卒子括葬公钱塘龙居里”
“沈氏自沈子逞以身属社稷。书于《春秋》,、贤劳、功名,不旷于史,而武康之族,尤独显于天下。至公高祖始徙去,自为钱塘人。
,”公廉静宽慎,貌和而内有守,春秋七十四,更十三官而不一挂于法。乡党故旧闻其归则喜。丧哭之多哀,而无一人恨望者。”
铭曰:公生四方,bsp;nbsp;”有贾有松,有郁其网。”万世之藏;”
这篇祭文洋洋洒洒数百言,先是点明沈周是什么时候逝世的,儿子沈括怎么料理其后事,然后讲明自己是受沈氏之托,所以才写了这篇文章,第二段起,介绍了沈氏祖先的情况,又提到了沈周父母兄弟的官职。表明其家世,接着着重点明他一生的官职履历及贡献,又略提了下家庭,最后自然是赞美评价。
反正只要看了这篇文章,对于沈周的生平事迹、家境情况都凡敌详,且女风朴实丹华,内敛含蓄,有别干同时代的一以删躁华丽的骈文墓铭。
要知道宋初承晚唐五代的文风,文章柬弱浮艳有余,刚健明快不足,韩愈和柳宗元开创的古文运动的成果没能扬光大,当代文人士子行文都比较偏向颓靡、艰涩的文风。这是一种风尚流行,像那篇墓铭一样平易朴素、畅达自然的文章的确少见。
别以为楚质不通古文,毕竟作文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只要接触多了,就会习惯成自然,不然他平时早就露馅了,当然,说通也太瞧得起他了,只能说是懂而已,文章写得很平实,就是直白的意思,也不用妄想达到流畅婉转,章法曲折委婉的境界;
这也是何涉感到头痛迷惑的问题,怎么写起诗词来,楚质文思泉涌、冠绝天下,而文章却那么差劲,更另何涉奇怪的是,作文差也就罢了,但是分析起文章来却头头是道,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最后只能感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这篇墓铭也是如此,文章写得非常好,然而这字的确不怎么样,也不能这样说,扪心而言,文章作者的字还是可以的,结构修长紧聚,字势端庄圆正,不过或许就是字体太正的缘故,缺少了些变化,就显得生硬板滞。
且不说和已经颇具大家风范的楚质相比,就连沈辽的那笔清劲字体也比不上,这让楚质多多少少感到有些安慰,文章不如人不要紧,自己起码还有书法拿得出手。
沈括身为人子,为父在碑上求铭刻字那是本份,而且碑铭是刻出来给人看的,当然要精益求精,墓铭固然很好,可是他对那字却稍微有点不满意,问题在于,文章作者的水平就是这样,总不能退回让人重写吧。
最后当然是想到寻人代写,然而沈括从小就跟随父亲辗转各地,对于杭州的情况不怎了解,也不知道此地有何书法名人,自然只有求助于沈辽。
然而,以沈辽清傲的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