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二章 义庄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一十二章 义庄 (第2/3页)

芶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句名言可是后世变革者们的座右铭,将其奉之为真理,楚质刚开口就有些后悔了,因为这话绝对能引起范仲淹的共鸣。

    果然不出所料。范仲淹眼睛一亮。忍不住面露微笑,觉得这话说到自己心坎上了。颌首赞许起来,不过也没有失态到击掌叫好的程度。

    这多少让楚质稍微心安,也有些庆幸,还好这话没有旁人听见,不然流传出去,别人还以为自己是个坚定的革新派呢。至于听到此言的范仲淹,楚质相信他不会随处宣扬的。

    范仲淹的确不会随意宣扬,不过楚质却忽略一点,以为范仲淹没有放在心上,然而他却是小看了这句名言的意义,抛开其中的变革思想不说,这话简直道尽了士大夫们应该具备有的品德。

    况且范仲淹与何涉是什么关系,见到老友弟子这般有出息,自然要写信赞扬几句,而何涉当然不会错过为弟子扬名的机会,在与朝臣名士们聚会时,有意无意的提及此事,立即得到成片的肯定赞叹。

    大臣名士都说好。那自然是好的,所以这句名言顷刻之间就传遍汴梁城。让一些人大叹后继有人之余,纷纷用此言教育后辈弟子,也让某些人心里极不舒服,暗暗警慢,而且也由此言为契机。在朝堂之上掀起许多风波来。

    不过楚质远离京城,风波再夫也牵扯不引四刁(来,现在他只想着应该如何做才能缓解范仲淹品识

    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明白国家之弊,朝廷之危,有心施展心中抱负,可惜未半而中道崩狙。若是常人。可能为会自己的遭遇而叫屈报怨,而范仲淹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广阔胸襟,按理来说不应该为了贬职而伤感郁闷。

    然而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范仲淹还在为天下而忧,自然有种无力回天的心情,或者像他这样的人都有种事不可为而忧之的品行。总是忧心仲仲的,没病也酿出病来。

    但是当楚质寻思着,如果自己劝慰范仲淹凡事应该看开些,别总是忧国忧民的,不知道他会不会就此翻脸。

    还好,不等楚质想通透,就听范仲淹说道:“名流千古老夫不敢奢望,只能做些恩泽后人之事,朝廷以后就要靠你们了。”

    语气中有股心灰意冷、看破世事的意味,好像在交待后事似的,这让楚质脸色微变,连忙开口道:“范公。你怎”

    似乎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范仲淹微微摆手,从桌案上拿起两三页纸递给楚质,说道:“老夫准备置买些甩产,以济助范氏族人,拟定了几条规矩,你且看下有无疏漏之处。”

    难道是范氏义庄。接过纸页,还没有看,楚质脑中就闪过这个念头,目光轻掠,发现果然如此,心情忍不住有些激动,对于范氏义庄他可是久仰大名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先例,是范仲淹的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