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章 西湖盛会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六十章 西湖盛会 (第2/3页)

说道。

    沈瑶微笑,轻柔从榻上站了起来,走到茶桌旁坐了下来,举起还冒着热气的茶汤轻微抿了口,仔细品味片刻,感觉酒意淡了些,纤手微微理了个仪容,这才说道:“本来也没有想瞒他,瓶儿,请他进来吧。”

    瓶儿应命而去,过了片刻,沈辽匆匆走了进来,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愤然道:“姐姐,那个姓许的在什么地方?”

    “咦,睿达,你打听这个做什么。”沈瑶微笑说道:“平时你不是最厌待客的吗,从不管家中事务,难道是想通了,转了性子,想要担起沈家男丁的责任来。”

    听闻这话,沈辽的气势似乎弱了三分,但是又立即一振,硬声说道:“姐,这事我们以后再谈,先说那姓许的事情。”

    “什么姓许的,叫得这样难听,好歹也是亲家。”沈瑶柔唇绽放出一缕笑容:“睿达,身为温良君子,可不能如此失礼。”

    “什么亲家,姐,你不要胡言。”沈辽脸色微沉,哼声道:“我们沈家和姓许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显然是在自欺欺人,沈瑶轻微摇头,柔声道:“睿达,。”

    “姐,你不用说了。”沈辽闷声说道:“姓许的都不是什么好人,让我遇上,不揍他的话,难解我心头之恨。”

    “睿达,非礼勿言,你这可不是君子的言行啊。”沈瑶轻笑说道:“况且天下姓许的,也不仅是一家,记得城南有个表亲就是姓许,待你可不错,难道你还想连他们也一起。”

    “我不是在说笑。”沈辽俊逸的脸庞掠过郁闷之色。

    “我自然知道。”微微一笑,沈瑶声音轻柔道:“睿达,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你又何必耿耿于怀,况且这些年来,也多亏了人家的帮忙,沈家才有今日,固然谈不上什么大恩大德,但是这个情面总归要给人家的。”

    “宁愿没有他们的帮忙。”沉默了下,沈辽说道:“姐,当初你就不应该拒绝那退婚书。”

    沈瑶淡淡微笑,也不言语,一纸书契,解除容易,但是权衡利弊,还是维持这个关系比较实惠。

    “姐,如今大哥已经成为榜眼,江宁通判,日后的前途自然不用说,也用不着再和许家客气下去。”沈辽说道:“不如。”

    “不如怎么样?”沈瑶唇角含笑道。

    “借这个机会,让姓许的写下退婚书契。”沈辽说道,神情似乎有些期待。

    “然后呢?”沈瑶问道。

    “自然是,寻个好人家。”沈辽声音低沉,满面肃容道:“姐,你已经为沈家付出那么多,也该为自己考虑了。”

    沈瑶艳丽的容颜似乎有些微的触动,随之朱唇勾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巧妙将心情掩饰过去,清音轻吐道:“睿达,是否我留在家中,你心中厌烦,所以急着将我赶走啊,如果你真有此心,也不妨直言。”

    “姐,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沈辽无奈说道。

    轻笑了下,沈瑶悠悠说道:“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依我看来,你心中所想就是这个意思。”

    揉了下额头,沈辽叹道:“姐,不要再绕圈子了,我的意思你应该明白。”

    也不怪沈辽心里着急,在古代,男子二三十岁成亲,虽然有些迟,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女子二十未婚,就算她自己不在意,旁人也替她忧心不已。

    “明白了又如何。”沈瑶秀眉微扬,纤手拂了下飘逸的秀发。

    “那就听我的,让那姓许的退回婚书,身为许家嫡子,他应该有这个权力。”沈辽说道。

    沈瑶眼波盈盈,淡声说道:“纵使退回婚书又能怎么样。”

    “不能怎么样。”应了下,沈辽清俊的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只是这消息传了出去,翌日家里门槛恐怕就要被上门求亲的人给踏破了。”

    “那门槛早已陈旧不堪,自然经不住踩踏。”沈瑶轻笑回应道。

    “前些时候不是刚换了个新的吗,怎么这就旧了。”沈辽说道。

    “文通回家的时候,又让前来拜访的人给踩旧的。”沈瑶笑道。

    说了几句笑语,沈辽顺势说道:“姐,杭州城内仰慕你的人数不胜,难道你还想让他们继续失望下去不成。”

    听到这句话,沈瑶表面上不置可否,毕竟也是女子,听到这胜似赞美之言,心中还是有一丝喜色的。

    “城东的崔大郎,。”沈辽掐指算了起来,自语似的说道:“这些人虽不是经天纬地的大才,但也是杭州城素有名有望的名士一流,也算是配得上姐姐,对了,还有仁和县的张元善,嗯,钱塘县尉李明达对姐姐也。”

    听了几句,沈瑶娇媚的容颜也不由泛出丝丝晕红,嗔怪瞄了眼沈辽,好气笑道:“睿达,你什么时候也与瓶儿一样,关心这等琐事来,有空的话多读几本先贤经籍才是正理。”

    “先贤经籍自然要读,但是身为弟弟,怎么能对姐姐的终身大事漠然置之。”沈辽满面正容说道。

    “行了,这事我心中自有打算,你就别管了。”沈瑶微微一笑,柔声道:“过几日就是那西湖盛会,听说还要考校城中学子的才学,你可准备妥当了,别到时候当着全城父老乡亲的面出丑才是。”

    七月份,气候闷热,天上骄阳如火,照射大地,若是身处暴晒之下,根本不动就已经热汗直流,而且汗水瞬息又被蒸发掉,如此循环,让人难以忍受,富贵人家,自然是坐在宅院中郁郁葱葱的树荫底下纳凉,喝着冰爽的酸梅汤、莲子羹之类的膳食,寻常百姓,没有这个条件,也头戴毡帽,手执蒲扇,招风吹热,给自己带着凉爽。

    而城外躲避干旱的流民自然没有那么幸运,老幼妇孺还好些,可以在草棚内避暑,而青壮年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冒着酷热的阳光,在城里城外忙碌起来,城中各个仓库、官衙、城墙、驿站、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