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策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策 (第2/3页)

都已经抛砖了,而且还是陈年的旧砖头,那自己还有什么顾虑的,纷纷开口建言献策。

    “太守,下官认为,流民日渐增多,对城中居民定然有所影响,不如让地方各县派人在途中将向城中行来的流民截住,安置在县城之中,然后再将赈灾米粮运住各县,由各县负责发放,这样可以起到疏散的作用,免得流民都聚集在州城,难以掌控。”某官说道,主意倒有些建设『性』,只不过却不知是否切实可行。

    或者是受到后世的文献资料、影视资料的影响,楚质总是觉得,宋代的官员好官固然不少,但是贪官污吏却更加多如牛『毛』,特别是低层的官吏,简直就是专门祸害百姓的阶级敌人,让他们负责放粮救灾,楚质总是担心这些官员将百姓救命的米粮给贪没了。

    幸好范仲淹没有表示要赞成,只是目光轻移到下个官员身上。

    “下官觉得,。”几个官员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很快就轮到了张元善。

    “应对固然重要,但是下官认为,趁旱情还未十分严重,应该派遣各衙工房官吏到各地江水河流视察,寻思其枯竭之因,探究其可有解决之道。”张元善轻声说道:“有些地方水源充足,如果邻县恰好缺水,或者可以挖渠引水,解决旱情。”

    如果听到刚才那些官员的提议,范仲淹只是微微点头,没有表示,那现在他可是面『露』赞许微笑,显然心中满意张元善的建议。

    这个才是堪称大用的办法,楚质惊讶的看向张元善,这方法与现今的南水北调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处。

    心中感叹不仅古代劳动人民拥有智慧,人家官僚阶级的头脑也不见得差到哪去,突然发现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楚质眨了下眼睛,恍然起来,轮到自己发言了。

    沉『吟』了下,楚质轻声问道:“却不知太守之意,只是单纯的想安置流民百姓,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还是别有其他的用心。”

    这话什么意思?能有什么用心,其他官员愕然,纷纷看向范仲淹。

    唇间笑意浓郁了些,范仲淹不答,开口反问道:“两者有何区别?”

    “若是单纯的安置流民,那只要按照诸位大人之言,依计行事即可,下官经验浅薄,思绪不周,也没有什么主意。”楚质说道,说的也是实话,毕竟古代赈灾,自有一套传承已久的办法,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自然充满漏洞,但是考虑到古代的各种限制因素,这已经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了。

    “那依你所想,老夫能有什么用心。”范仲淹不动声『色』的说道。

    “太守不仅想让百姓安然渡过旱灾,还想让他们在灾后有余钱重建家园,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楚质轻声说道。

    深深望了眼楚质,范仲淹脑中浮过某人寄予自己书信中的一句话,此子颇有君子仁义之风,而且还有七窍玲珑般的心思,现在看来,似乎还真有几分属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