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八章 勾栏人市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九十八章 勾栏人市 (第2/3页)

不知道。自己所谓打造品牌地设想。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真正地精美地工艺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地。动辄就是几十道精细地工序。怎么处理原材料也非常地讲究。楚质可不认为自己随意开家作坊。有个超前地点子。就能抵人家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地积累。将芳风馆取而代之。在此时确实只是个梦想而已。

    慢慢来吧,反正天下的名商大店,哪个不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楚质暗暗寻思,先从最普通的竹木纸扇开始做起,如果自己的营销策略成功,市场反应良好的话,那就可以考虑用其他珍贵的材料做扇子了。

    要知道当折扇盛行之时,折扇选用的材料,越选越精,可以用极奇穷巧来形容,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种木料的,工艺则有螺钿的,雕漆的,漆上洒金的,退光洋漆的……,各种技艺洋洋洒洒,数不胜数,不足而一,反正楚质粗略回想了下,就记起了几十种制作扇子的工艺。

    当然,让楚质自己动手,那肯定是做不成的,但是古代的工艺水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出了后人的想象,楚质相信,只要自己将这种工艺说出来,自然会有能工巧匠做得出来,所以又绕了回来,在古代,最贵的也是人才。

    清晨时候,熹微的晨光照射大地,大相国寺依然还是那么的热闹,人来人往,热火朝天,寺庙的早祷鼓还没有敲,健步如飞的菜农的担子上闪烁着露珠的晶莹,闪花了来买新鲜蔬菜市民

    ……

    清晨的露气还未过,可是这里已经是热浪袭人,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楚质也没有感到不适,经过大相国寺,向右边直接走去,过了片刻,一阵又一阵,一段又一段,从酒楼、茶馆伎艺人指下口中传来的作乐声,百姓的欢笑声,丝绣管弦之调,畅怀痛饮之音,回荡在这片繁华的街道里,这里就是汴梁城中有名的勾栏瓦市了。

    宋代勾栏多同瓦市有关,瓦市,又名瓦舍、瓦肆或瓦子,相当现代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起初的时候,这种娱乐场所集中地内搭有许多棚,以遮蔽风雨,棚内设有若干勾栏,因此而得。

    大的瓦肆,有几十座勾栏,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各种伎艺,可容纳观众数千人,现代的影院里面,也都有些小卖铺之类的存在,古人也不笨,岂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一时之间,勾栏瓦市内,商铺林立,酒楼、茶馆如雨后春笋,仿佛一夜之间荫生遍地。

    越是繁荣热闹的地方,自然容易寻找工作,有需求自然有存在,人市也应运而生,在人市里面,在每一街巷口处,都围聚着一群群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中间有木竹匠人、杂作挑夫、砖瓦泥工、道士僧者……。

    漫步在热闹繁的街道,楚质当然也瞧见了这此等待别人招募、聘用、购买的人力,却没有着急上前与之恰谈,而是左顾右顾了下,径直向一家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