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进入正轨  扶刀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进入正轨 (第1/3页)

    有了李秉南的加入,王级军的训练很快便进入正规。

    五色练军法以及五方磨盘阵,作为李秉南最拿手的绝技,自然成了训练士兵的最好选择。

    其实在李秉南来此之前,孟离就已经用过五色练军法,只是与李秉南相比,他的练军手法还差些火候,并不足以发挥出五色练军法的真正威力。

    相比之下,作为五色练军法的完善者,李秉南对这套练军法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

    即便是一万人的军队,也能如臂指使。

    当然,练军也讲方式方法,像此等大规模的练军,之前的方法便不再完全适用。

    尤其是布条佩戴的地方,也要换一换,不能只佩戴在左臂和右臂这两个地方。

    以他们王级军为例,一万人的方阵即便一百人为一排,一共也要一百排。

    五色为一组,光是佩戴标识的地方便要有二十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李秉南在五色练军法的基础上又加以翎羽,作为标记。

    所有士兵,在佩戴五色布条的基础上,头戴五色翎羽。

    如此一来,一万人的队伍便被分成五大组。

    在保持每排一百人的情况下,每组的排数便缩减到二十。

    如此一来,佩戴五色布条的位置便只需要四处。

    为头、颈、胸、腰。

    编排方阵是练兵的基础,当方阵组建完成之后,军队便可开始训练。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指挥军队的器物。

    指挥大规模的军队作战,与小队作战自然有所不同,如何保证指令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才是重中之重。

    在南唐军中,传达指令的器物分为四种。

    鼓,钲,旗,铃。

    兵法有云,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各器物的使用以及使用方式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指令。

    如击鼓前进,击鼓的次数及快慢的变化,决定了前进的距离和速度。

    鼓响则进,鼓停则停。

    与鼓恰恰相反,钲则为退之物,所谓鸣金收兵,说的便是此物。

    除此之外,旗指方向,铃为传令所用。

    在战场上,只有各种器物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完整的指令,要想士兵适应各种指令并快速作出行动,便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传达指令的复杂,孟离的传收符箓才会大行其道。

    对于自己的军队,孟离自然不会吝啬,立刻拿出大量符箓用于训练,得到传音符和收音符的李秉南如虎添翼,训练速度突飞猛进。

    一连半个多月,在李秉南的训练下,王级军军威愈盛。

    眼看着训练效果逐渐提升,就连素来桀骜不驯的李司都为之震惊,不禁对李秉南心生敬佩。

    这段时间,李司作为李秉南的助手协助训练军队,后者的治军手段当真让他大开眼界,让他这个参军十多年的老兵耳目一新。

    如果说,孟离是从个人武力上将李司压倒,那么,李秉南就是凭借自身的治军才干使其折服,是真正的五体投地。

    这一日,李秉南将操练的工作交给李司后,来到孟离的营房。

    比普通营房要大出一倍的主将营内,孟离正坐在桌前制作符箓。

    在将练军的工作交给李秉南全权负责后,他的日子总算清闲下来,利用这段时间,倒是制作了不少符箓。

    即是补充练军的消耗,也要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如今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