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1章 战忽局  飞越三十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901章 战忽局 (第1/3页)

    “一鸣同志,这个样书......好了”

    李一鸣放下电话,拿起王俊生拿过来的一叠样稿。

    这里是香江观塘,众鑫发印刷厂的办公室。

    这个之前的假币工厂,按着一鸣同志的要求,工委会派驻专门的小组在这里办公。

    现在已经成为了香江工委会的一个外部据点,对面那大楼里头某办公室也是一样,硬生生从别人手里抢来,到现在已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一个小组二十个人,有在机器边上的,有在外头车里的,保卫工作情报收集,连印刷设备他们也会用。

    现在这些机器就在隆隆作响,不过印的不是假币,而是一份叫作《人与社会》的周刊杂志,还是创刊号!

    能印假币的工厂,机器的质量一定是最好的。

    王俊生是管宣传部的,对于印刷这方面可不陌生,但对于这上面的内容他就满满的陌生和震惊——

    什么时候我们内地的银河机已经强大到这个程度还可以算地震了?

    还因为算地震烧毁了芯片?

    这事应该是国家机密吧!

    …...

    这样的一份周刊,仍然用的是跟以前那些一样的“笔记书”制法,大量的空白,看似很费纸,字数也不多,但价格却悍然标上了20美元这种高价。

    王俊生是副部级的干部,但就算是他的收入,一个月也就能买两本,再多买一本他就得喝西北风了......

    可如果......

    如果真能大量往外卖,那这原来的假钞厂以后又变成了真正的印钞厂了,做得还是正经的生意。

    问题是,这内容可靠吗?

    王俊生满身的冷汗。

    哗!

    哗!

    李一鸣一页页翻过去,轻轻搓着纸,发出哗哗的声音,像是捏着厚厚的钞票。

    王俊生默默看着他,刚才他在机器边上守着,看了一些内容。

    地震时间地点都有了,然而,这次预报的理论依据写得有些模糊,只提到使用了内地仅有的,耗费上亿美元的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

    但因为机器芯片承受不了太大的计算量,发热过高导致整机报废,后续计算工作采用了大量人工方式...多名科学家熬白了头发还吐了血!

    接着往下就是大量的防震及震后建设的建议性内容,最后是连续十几页的参考书目:

    《张衡作品集》

    《齐民要术》

    《九章算术》

    《神农本草经》

    《天工开物》

    《度心术》

    《农政全书》

    …...

    “一鸣同志懂得真多,这些书我有的连名字都不知道。”王俊生感慨开口,至少那《度心术》他就不知道是什么。

    李一鸣看看他:“我也没看过,这些是李福兆家的藏书,我就记了个书目和概述。”

    “啊?”王俊生一呆,“那这样怎么能写上去,这个论文不太严谨......”

    “这是推广中国文化,”李一鸣瞄了他一眼,“你不会真以为这次地震是根据这个预测的吧?”

    “......是银河机算的我知道。”王俊生说道,看看李一鸣,那这书目列出来干什么呢?

    李一鸣笑了笑,翻开书页,瞄着上面的这一个个书名:“但这里头每一本都对防震抗灾有用,你也不能否认,虽然不是全有用,但我这是参考书,让老外自己去研究。

    这度心术是个唐代李义府写的,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当然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了这书他们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么慎重。

    还有这本草,他们那边万一缺医少药,至少还可以去找找有什么草药可以用......天工开物教他们生产科技,《木经》这是建筑方面的,你说哪本没用?”

    “......”王俊生一脸木然,“人家很发达的好像......”

    “是啊,人家很发达,但他们为什么就测不出地震呢?所以得好好学习下我们,这些书以后会大量印出来卖,老祖宗的好东西,都可以用来创汇!”

    李一鸣伸手拿过桌头一个罐头在手里掂了两下。

    王俊生开口:“这些是从五丰行调来当作这个小组的食品,内地出口的。对了,我看到有沈县的。”

    工作小组在这里工作,吃饭是个问题,调来罐头又安全又实惠,这里有好几个品种,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