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7,暴露  卿本佳人,世子要翻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67,暴露 (第1/3页)

    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封紧急战报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战报里写着北征军大胜,同时将边境线又推进了不少,北蛮人也被赶到草原深处,北边百姓至少有了三四十年的太平。

    皇帝欣喜异常,这样的功绩,也算对得起太祖皇帝了。

    当初对于要不要出兵草原,其实朝堂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从前大多是将叩关的蛮人打退,从不曾追击过,因为这样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南北面都有小国,当初太祖都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到他这里又如何能成?

    可他知道,北蛮人一直叩关,就是知道东元不会追击,才有恃无恐。

    如果这个时候追击,一是北蛮人不会提防,二也能鼓舞士气。

    毕竟许均被俘那一次,军心动摇的厉害,虽说许晗力挽狂澜,可到底需要更多的胜仗才能稳固。

    最后,他还是压住了朝臣们的争论,同意许均出兵了。

    果然,他们没辜负他的期望,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大胜利。

    北疆平定,边境线前推,他将来也能挺直腰板去见列祖列宗了。

    他也要让天下百姓都看看,他是一个英明的君王。

    皇帝当即让内阁把这份战报明发天下,让百姓们都看看,百姓赞扬这些守家卫国的功臣时,自然是能看到皇位上君王的英武。

    甚至还吩咐礼部,举行宴席,好好的庆贺这样一场大胜。

    战报明发天下,整个京城都是欢欣鼓舞,高门大户为了迎合陛下的心意,大肆的派发喜钱。

    就连普通的小商贩也加入到这欢腾的一刻,哪怕一根针,他们也给买家打个大折扣。

    每一个人的嘴里都议论这这场战争,仿佛他们亲历了一般,说的绘声绘色。

    那位原本在京城横行的纨绔承恩公世子,还有那身形单薄,因为射父被人诟病的镇北王,乃至刚刚平反,就奔赴边疆的霍七,用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了众人的嘴里。

    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英雄。

    被人仰慕的英雄。

    承恩公府一时间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当初看不上萧徴的高门大户纷纷带着嫡女拜访承恩公夫人,或者是淑阳大长公主。

    至于镇北王府,只有许羽非在,所以大门紧闭。

    众人只能望门兴叹。

    也不知是谁,说起徐丹秀在宣平坊的宅子,一时间,徐丹秀所住的那条巷子天天都被堵的水泄不通。

    徐丹秀除去当初许晗在战场上射了许均一箭,京中人人议论那一件事外,近来一切都还算顺利。

    她时不时的去城外的道观,寺庙上香打醮,为远在边疆的许晗等人祈福。

    她心头虽记挂许晗,她却久违的感觉到了心平气和。

    安向初大约每隔十日会来一次宣平坊。

    他们隔着墙说说话。

    有时候安向初会说说外头发生的事情,甚至朝堂里的动向,大多都是关于边疆的。

    有时候也会问问徐丹秀府中的事情。

    徐丹秀每次都是静静的听他说话。

    开始她会赶安向初走,到了后来,也就不赶了,她觉得安向初这样是白费功夫。

    她也不应该贪恋于此。

    这天,安向初告诉她,边境战事的进展,许家军打了个大胜仗,许晗他们可能很快就要回来了。

    徐丹秀惊喜的露出笑容,这是她第一次这样欣喜的和安向初说话,

    “是真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安向初笑了笑,

    “我家中生意遍布东元,乃至北蛮都有行脚商人,知道的必然比别人要快些。”

    徐丹秀道,“陛下都还没收到战报,你就知道了?那些商人的教程比六百里加急还快?”

    安向初不语。

    徐丹秀道,“不管如何,多谢你能来和我说这个。我很高兴。”

    “是我不应该如此的揣度你。抱歉。”

    安向初道,“我不用你感谢我,只要你不用恶意来想我就够了。”

    两人隔着墙壁,不欢而散。

    果然,第二日,外头的采买欢天喜地的回来报信,说是外头到处都在议论战报的事情。

    上头写着小王爷如何的威武,就连许昭也得了表彰。

    徐丹秀高兴之余,想到了安向初,或许,她其实错怪他了?

    接下来徐丹秀应付着各方上门打探消息的人,看了无数的或娇嗔,或木讷,或明丽活泼的大家闺秀。

    等过了十日,差不多该是安向初来的日子,徐丹秀不耐烦应付那些上门的人,干脆说人不舒服,大门紧闭。

    她在院子里坐到很晚,并没有等到安向初的到来,她那道歉的话,自然也就无法送出去。

    从认识安向初的第一天起,他看起来和京城一般的豪门男子不一样。

    否则也不会穿着个短衫到她这里来做马夫。

    她知道他不是那样小肚鸡肠的人,她从前说过比那天还要重的话,他也没在意。

    既然没来,也或许是什么事情绊住了。

    一连几天,徐丹秀都没等到安向初,她也就不再等了。

    该来的总是会来,不来,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不会来。

    她摇摇头,有些失笑,觉得这不太像自己。

    ……

    这段日子,皇帝的心情很好。处理政务的时间都快了许多,从前需要四个时辰看完的折子,最近只要三个半时辰就够了。

    这日,皇帝看折子同样很快。

    当他拿起一份密折飞快的打开后,久久的没有动弹过……

    边上的崔海正巧送茶过来,还笑着说道,

    “陛下,昨日您和瑜贵妃约好了,今日继续去园子里作画,把昨日的那副御花园景图做完……”

    “陛下……”

    他忽然止住了话头,因为他发现皇帝的脸色不对。

    原本欢喜的面容,这会仿佛像飘了一小块乌云。

    现在这块乌云不断的积蓄着力量,把自己从小乌云变成大乌云。

    最后,皇帝的整个面容变得黑沉沉,黑的仿佛下一刻就要噼里啪啦的下起雷霆暴雨。

    “把陈理给我叫来。”

    皇帝缓慢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地挤出这七个字来。

    “……是。”

    崔海愣住了,皇帝这些日子这样开心,就是他们底下当差的都觉得日子好过了许多。

    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的感谢许家军,是他们平定了边境,虽然说战火离他们很远,可不妨碍这样的喜悦感染他们。

    今日皇帝上一刻也是开心的,到底是哪个不长眼的,又让陛下不高兴了?

    尽管一头雾水,崔海甚至在心里腹诽了那个上密折的人,不过还是没耽误事,及时应下,转了身要出去。

    只是,他还没迈开脚步,就听皇帝又说道,

    “叫锦衣卫指挥使带人,去……”

    崔海见皇帝还有吩咐,连忙回转身子,等了一会,却没等到皇帝的下文。

    他小心的觑了觑皇帝的黑脸,问道,

    “让锦衣卫指挥使去做什么?”

    皇帝的手掌用力地按在折子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折子撕成了两半,“没什么。”

    “陈理也不用叫了,想来他也不会知道的。”

    皇帝冷哼一声,瞒的可真紧啊。

    很快,他平复下了心绪,开始下旨意,

    皇帝很烦躁。

    本来开疆拓土,是一件千秋功业。

    他百年后,在史书上留下的必然是重重的一笔好名声。

    可现在,他开心的时候,来了这样一件让他轻不得,重不得的事情。

    他又深深的吸了口气,将手中的秘旨封好,点上火印,交给崔海。

    “让人送给徐修彦,让他照里头的旨意行事,不许泄露一星半点,否则就是他的人头落地。”

    崔海小心翼翼的接过,又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今日的皇帝真是应了那句伴君如伴虎!

    ……

    距离京城几千里之外的边城,秋日里的狂风,将落叶吹的卷了起来,许晗还在梦里,就被长缨给摇醒了。

    许晗睁着迷蒙的眼,问她怎么了。

    长缨一脸害怕的样子,道,

    “王爷,四公子……四公子……死了……”

    许晗惊的从床上一骨碌的跳了起来,“你说什么?”

    长缨顺了顺气,道,

    “今日门房一早开门,就见四公子浑身是血的倒在府门口,门房吓坏了,上去一探,已经没气了。”

    许晗从床上跳到地上,也不管有没有穿袜子,

    “如今人在哪里?送他去家庙的那些人呢?没有一起出现在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