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38,一报还一报,带血的剪刀 (第2/3页)
再又利用许暄身边的贴身嬷嬷做了一出双食记的局,毒死许暄的事情说了。
她眼眶红红的,道,“殿下,我这个人心眼窄,当初就容不下通房小妾这样的事。”
“如果说我不能生孩子也就罢了,可我也是生了两个孩子的,我为何要容下这些?我就是这样的脾气。”
“当初晗儿一查清楚这些蛇蛇蝎蝎的事情后,我是想一箭射死白氏的,可又想为何要那样便宜了她?
于是就让王爷将她送到家庙去,没曾想,老天都开眼了,竟让她死在了半道上。”
徐氏捶了捶胸口,泪水落了下来,“我这心里堵的慌。”
淑阳长公主叹了口气,拍拍许氏的手,“好孩子,你受委屈了。”
“有句话,我本不该说的,我们也算是有渊源,你父亲徐王爷与我和驸马也算是老友。你又是个明白人,是个能说话的,这话我就说了。”
“从古自今,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话很多,什么同生共死,什么夫妻本是同林鸟。”
“各式各样的话很多,可说到底,不过是人心换人心,你替他打算多少,他不说替你打算多少,至少也要替你打算一些,为你着想一点。”
“你们王爷,娶你的时候弄的轰轰烈烈,可转眼,就忘记了。”
“男人宠爱美人也好,生了庶子女也好,都是男人的事,男人的错,你不用这样的自苦。”
“这么多年,你把自己关在府里,也太为难自己了。”
“那白氏,本来她没错,可她做下那样的事情,那就是错上加错,死的很好。”
徐氏一边听着淑阳长公主的话,一边心里思量着。
今日她已经做好了承受公主怒火的事情,毕竟萧世子听说伤的很厉害。
没想到,她从一开始就没说那些话,而是先问了她,又问白氏,再说了刚刚这些话。
这些话,她能听出,长公主是真心实意的为自己好。
可这些话仅仅是因为父亲和她是知交的原因吗?
她说出白氏的事情,不过是试探的,关于白氏真正死因那段被她隐匿了。
她想不出淑阳长公主态度这样奇怪的理由,不过,想不出就想不出吧。
就当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教导,也是不错的。
长公主为何会对她说这些话,大概就是因为她们俩在某些方面还是很契合的。
就比如无论白氏从前如何折腾,她找的都是镇北王的麻烦。
淑阳长公主轻轻叹了口气,
“你很奇怪我这样说是不是,那是因为你和我一样是个明白人。不管多苦多痛,多扎心的事,都不愿意糊糊涂涂被人瞒着。”
“这京城各式各样的女子都有,可明白人却很少。”
长公主摆出一副长谈的样子,也许她在府里闷的久了,想要找一个人说说话。
她抓着徐氏的手,“一个人,活得太明白,这日子就过的苦。”
她幽幽的看着外头,“就比如我,有时候,半夜三更,一个人起来,坐着拿壶小酒,对着月亮。”
“想想这个,想想那个,我就想,如果能再活一辈子,我还是要明明白白的活着。”
“我活得明白,看的明白,这一个人,那一个人,我都看的清楚明白。”
“我看着好的,我就对她好,好的她是妥帖,那些心思多的,这样那样,我瞧着,就好像在梨园里看戏一样,看的津津有味。”
她转过眼神,看向徐氏,“你刚才说自己老了,可我觉得你是正正好的年纪,你得替自己多想想。”
“你要为自己活着。那些个男人,一辈子都是为自己活着的。”
“可我们女人呢?哪一个不是为丈夫,为子女活着?”
“一辈子下来,多少是为自己活的?所以,你也别再关在府里,该出去看就出去看,该去的宴会,就去。”
她顿了顿,叹了口气,“你要替自己想想,皇上最近恩赐了你们家,可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徐氏顿然领悟过来,这最后一句话,才是长公主真正要说的重中之中的话。
前头那些话是至理名言,可最后一句话,却是让她突然醒悟过来。
她不是那些困守后宅的女子,早就和许晗合计过,皇上突然让她做金吾卫指挥佥事的原因。
这一刻,在淑阳长公主这里,得到了再一次的证实。
皇上对镇北王府不怀好意!
她甚至联想到了这一次的许晗碰到的截杀,是不是就是皇帝下的手。
淑阳长公主会这样拐弯抹角的提醒她,不过是因为她的宝贝孙儿也受了难!
就算萧徴不说当时的情形,想必萧徴的护卫也会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那些人明知道萧徴是谁,却没及时的撤退,而是打定主意要让晗儿死,也就是没将长公主放在眼里。
长公主为了萧徴也会将那些人揪出来为萧徴报仇。
可如果那个人是皇帝呢?
徐氏忽然明白了长公主的意思。
许晗在萧徴的院子里,被萧徴指挥的团团转,一会拿衣衫,一会喂药,还要端茶倒水。
最后,她恼了,坐在那里,不管不顾的将长缨叫了进来,让萧徴有什么吩咐长缨即可。
偏偏徐氏去了长公主那边不久后,就派人过来告诉许晗,说她先回府了,等下长公主会派人送许晗回府。
她想追出去的时候都已经晚了,只看到徐氏的马车走了。
她想再追上去的时候,那个代替长公主出来送徐氏的老嬷嬷一脸的刻板,道,
“小王爷,我家世子伤的很重,还请小王爷能够多多担待。”
这位老嬷嬷的刻板和白灼的刻板简直一脉相传,让人想他们是不是一家人。
她叹了口气,慢吞吞的又回到萧徴的院子。
徐氏单独回去,是因为她有事情要办。
在出发之前,她就已经吩咐人,王府所有的人,主子一人一屋,奴婢们不在屋子里听差的,男仆,女仆分了几个屋,各自分开关着,余下的地方都让郭正的父亲,郭寻接管。
不管镇北王那边怎么说,郭寻只听从徐氏的吩咐,按照她说的,将人分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