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25,死于相同的毒药 (第1/3页)
她躺在床榻上,任泪水流淌个不停,许勉还在邵氏的院子里探情况没回来。
当值的丫鬟站在门口,没她的吩咐从不轻易进来。
过了许久,门帘被掀开,进来一位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嬷嬷。
“世子……”她站在榻边看了看,见许晗一脸泪水,忽然大惊,颤抖地问她,“这是怎么回事?”
许晗闭着眼睛,呼了口气,轻轻地说:
“嬷嬷,没事,你给我拧个热帕子来敷敷。”
哭了这样久,眼睛应该红肿了,等会还要去徐氏那边用饭,不能让她看出端倪来。
这位嬷嬷正是从小就服侍她的应嬷嬷,许勉的亲娘。
见到许晗说话的声音还算平静,应嬷嬷这才缓了口气,忙不迭的吩咐外头的丫鬟端了热水进来,又亲自服侍着她敷眼睛。
许晗闭着眼睛躺在那里,眼睛上盖着温热的帕子,应嬷嬷侧坐在榻沿上,“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能不能和嬷嬷说说?”
应嬷嬷从小就照顾她,就是许晗去蜀地那段时间,也是跟着去的。
可以说,许晗在外面都是克制冷淡的,只有在她和徐氏面前,才会有点稚气,有点高兴。
应嬷嬷和徐氏一样都是她极为信任的人。
许晗将眼上的帕子拿开,起身靠在大迎枕上,脑子里想的还是刚才在邵氏的院子里听到的生子方。
那张生子方一定要拿到,她低头想了会,低低的与应嬷嬷说道,
“嬷嬷,劳烦您去打听一下,今日大嫂……邵氏那边的亲戚过来见她之前,去了哪里,见过谁。”
“另外,她手里有一张生子方,你想办法……”
应嬷嬷闻言,一脸愕然,冲口问道:“世子,您要生子方做甚?你如今暂时也不能嫁人……”
许晗被她问的笑起来,从听到那些话就堵着的胸口倒是疏阔了点。
她笑着道:“嬷嬷,你先听我把话说完。”
“好,好,嬷嬷听你说,世子您真这样,虽说不能和别的姑娘一样嫁人生子,可咱们要想生孩子那也是极为容易的,只是这男子得好好选选……”
世子,您要真的想,我这儿就有现成的方子,在蜀地可是千金难求……”
许晗真是又好笑又好气,应嬷嬷是母亲的陪嫁,从前在蜀地长大,性子和京城里的这些嬷嬷都不一样,京城的这些嬷嬷,可不会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许晗没理她说的,而是接着说正事。
“当年邵氏就用那张生子方,说是用了那张方子,她才能怀上盈姐儿。”
应嬷嬷这会是真的惊到了,眼睛瞪的大大的,“啊”了一声。
“这张方子是她的嫂子郑氏给她的,嬷嬷,这样的事情许勉做不好,你拐几个弯,从那些三姑六婆里找个妥当点的人。
让她去寻郑氏买这张方子!
要记住两件事,第一,一定要当年邵氏用过的那张方子。”
“第二,一定要打听清楚,方子是从哪里来的。”
她低头思忖了一会,又补了一句,“最好找个时常往京城大宅门里走动的。这样不打眼,也能减轻郑氏的防备。”
应嬷嬷不断点头,“世子,嬷嬷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妥当,就是……”
她还是想问许晗找这个生子方的用处。
许晗知道她想问什么,没有解释,又道:“嬷嬷,大嫂这些年时常邵家,寺庙,王府走动,你去和她身边的人打探一下,有没有和邵氏相熟的三姑六婆。”
这个应嬷嬷立刻就有了人选,“大少夫人这些年时常去东城外的青城观,她和那里头的观主很相熟,不过……”
她顿了顿,道:“咱们和那个观主不是很熟悉……”她撇了撇嘴,“那个观主知道很多大宅门的隐私,专门不做好事……”
应嬷嬷作为徐氏的陪嫁,性子也和徐氏一样,很是爽朗,最看不上的就是小人。
许晗蹙了蹙眉头,“那谁和青城观主相熟?”
应嬷嬷想了想,“人不是问题。”
许晗点点头,“那你看着找人,一定要和那观主相熟的,让她寻个和那观主相熟的婆子,再拿两百两银子当做香油钱。
让她和观主说,听说邵氏手上有一张极为灵验的生子方,让观主帮忙抄一份。”
应嬷嬷就不明白了,她道:“世子,大少夫人那里就有,怎么还要再抄一份。”
许晗不想和她多解释,没有确凿的证据前,她也不想用恶意去揣摩邵氏,只是她是不想再喊她一声大嫂了。
“嬷嬷,你只管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不用管那么多。”
应嬷嬷摸了摸鬓角,假假的抱怨了句,“世子如今大了,有事也不跟嬷嬷说了。回回打发嬷嬷做事,就是不跟嬷嬷说为什么。”
许晗抿着唇轻笑,道:“嬷嬷快去吧,一会许勉回来我还有事吩咐他呢。”
“有一个许勉让你操心就够了。”
她最后很严肃的叮嘱了应嬷嬷一句,“嬷嬷,这件事情,我不想母妃知道,所以,还请你一定要守口如瓶。”
应嬷嬷以为许晗是不想王妃跟着操心子嗣的事情,毕竟,许晗做了世子,就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恢复女儿身的。
将来的爵位继承怎么办?只能是许晗自己想办法。
她用蜀地的神明来发誓,一定不会告诉徐氏,许晗这才放她走。
应嬷嬷前脚走,许勉后脚就回来了,
“世子,小的刚刚假装去找大少夫人院子里的丫鬟有事。
进了垂花门以内,一个丫头婆子也没有,就是不知道是谁把人打发出去的。”
许晗敷着眼睛,点头,“那个郑氏去邵氏那边之前,去过府里其他的地方见过谁吗?”
郑氏的消息如此的灵通,必然是在府里有耳目,又或者是同党。
许勉道:“这个小的也打听了,郑氏并未去其他的地方,是从二门处直接去大少夫人院子的。”
这就奇怪了!
应嬷嬷办事效率很高,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不过她年轻时性子就好,来到京城后,过的如鱼得水,认识的人不少。
第二日一早,就捏着方子来见许晗了。
郑氏听说要抄生子方,倒也没推拒,而是张口就要三千两银子,等拿到银子后,就拿出一个紫檀木的小盒,里头保存着一张泛黄的纸,当面抄给了应嬷嬷找的那个婆子。
并且说这方子确实是给男子吃的,来历出乎许晗的意料,竟然是白氏娘家出来的。
据郑氏说,白氏就是给镇北王用了这个方子,才连生了许昭和许晔两个儿子,最后没用这方子,就生了个女儿。
许晗闭上眼睛,这些在她的意料之内,又在意料之外。
她猜想过郑氏在王府有耳目,或许是白氏那边的人,因为只有那边的人才好买通。
可她没想到,白氏牵扯的如此之深。
白氏的娘家就代表着白氏。
听说白氏是镇北王的表妹,两人青梅竹马,不过后来镇北王去蜀地游历的时候,见到了徐氏,惊为天人,于是求娶了徐氏。
至于白氏是怎么到王府来做妾的,这件事情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