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早做谋算  寰宇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7章 早做谋算 (第3/3页)

造的拖网渔船优先供应陆渃汐三艘,

    PS:待会修改:

    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南宋杨幺起义军使用的车船,高二三层,可载千余人,最大的有32车。在与官军作战时,杨幺起义军的车船大显了威风。

    早在南北朝(420~589)时,已有车船的记载。唐代李皋对车船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制造的车船用人力踏动快速前进。宋代的车船盛极一时,绍兴二年(1132)王彦恢制的战舰,旁设4轮,每轮8楫(桨片)。

    宋朝,木匠高宣也是造车船的名匠,曾创造大小车船10余种,大型车船长20~30丈,吃水1丈左右,可容纳700~800人;中型车船一般承载200~300人。车船有2车、4车、5车、8车、9车以及23、24车等多种。宋朝最大车船长36丈,宽4丈1尺。明初陈友谅也曾使用车船在鄱阳湖进行水战。明中叶以后,卢崇俊作多种型式的车船称为“静江龙船”。直到20世纪初,中国南方还有少量车船。车船虽然未能在各水系普遍使用。

    在其所制十几种车船中,双车船和四车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战车船。王彦恢所制“飞虎战舰”,旁设4轮,每轮8楫(叶片),十分轻捷,是常用车船的典型。四人旋斡,日行千里”。楫就是翼桨,每个轮置有八个翼桨击水。

    当时水军装备的战船还有海鳅(模仿海鱼形状的战船)、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供江、海防御调遣之用。南宋水军统制冯湛综合几种船型之长,造成“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的多桨船,长8丈3尺(约合25.5米),用桨42支,载甲士200人,江河湖海均能适用。南宋秦世辅创制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长10丈(约30.72米),宽1丈8尺(约5.53米),船底厚1尺(约30.72厘米),10橹,水手42人,载战士108人。张贵所制的无底船,是一种奇形战船,船后截中部无底,只有两舷和站板,加以伪装,引诱敌军跃入溺死。当时还有一种鱽鱼船,船头方小,尾阔底尖,尾阔可以分水,头小底尖使阻力大为减少。这种长5丈(约15.36米),能乘50人的鱽鱼船是较早见于记载的用渔船作战船的实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