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5章 拖网渔船 (第3/3页)
身高差就更恐怖了。
李旭有点郁闷,早想到南方人不及北方人高大健壮就应该去登州当刺史,招募的都是北方大汉强化训练后何惧范阳、平卢军。
李旭更清楚的意识到,加强百姓肉奶摄入量的重要性,日常饮食中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可以改变环境因素对人体格的影响,经历两三代人体格就会窜高一个层次。
就像后世的日本人,明治维新前男子平均身高才1.5米,抗日战争时日军平均身高达到了1.65米,二战结束经济腾飞后身高竟窜到1.7以上,比中国人还高了。
看来回去后得把人工孵化家禽的炕房技术公开,增加百姓家禽养殖量,鼓励百姓开办养殖场。家禽养殖数量增加相应的肉蛋价格就会下降,百姓就能食用更多的肉蛋制品增强体格。
至于放牧牛羊,江南一带平原都被开垦成耕地,除了山岭能放养山羊外没多少空地规模化饲养牛这种大牲口。
普及牛肉李旭也只能脑海里想想了,猪肉倒有希望。
还有舟山这座大渔场,天然的庞大蛋白质获取地。
弄出拖网渔船大规模捕捞绝对能满足整个江南百姓的蛋白质需求。
拖网渔船的技术关键点就收网的绞车,李旭依稀记得在明代就有了“牵风”等船型的风拖网渔船。
明代与唐代生产技术远没有革命性变革,明代人就能造出风拖网渔船,李旭还造不出不成?
让肖宁送了十个不错的木匠到岣山岛,在李旭的要求下轻松搞定收网绞车,将绞车安装在改装出来的百料渔船上出海试航。
巨鲸造船房的软帆技术试验的差不多了,这艘渔船采用的就是软帆,水手是造船场训练多时对操作软帆船得心应手。
从岣山岛出海,船尾由水手缓缓转动两部绞车放下渔网,风力推动渔船向运处航行,船尾拖动一张大网在海水中穿过,一条条海鱼被困在网中挣脱不出。
随着时间推移船只航速越来越慢,绞车上的渔网被拉的紧崩。
李旭一瞧这是网住不少鱼了赶紧让水手降帆转动绞车把渔网拉上来,两人转动一台绞车还很吃力,足足三个人才费力的把渔网拖上船。
看到渔网中收货,一船人除了李旭外全都目瞪口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