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推广甘蔗种值  寰宇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05章 推广甘蔗种值 (第2/3页)

肯定会心动到行动,自发移居流求开荒种甘蔗。

    至于农民看到种甘蔗的能获得更高收益而在江浙改种甘蔗?李旭一点都不担心这种情况会在江浙出现。

    江浙可是唐朝的纳税大户,唐朝现行税收制度租庸调制是根据百姓种田收获的粮食多寡,养蚕织布而每年缴纳一定的布匹定的,收税只收实物。

    百姓要是不种粮食改种甘蔗,先不说地方官会不会答应,光是每年依耕种田亩数量而定的税粮又从哪来?不说江浙百姓全都改种甘蔗,哪怕三分之一改种甘蔗,当地所需的粮食就得由外地供应,粮价必然大涨。地方官府因收到的税粮减少,用来平衡粮价的常平仓肯定是没有余粮来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的。

    江浙百姓改种甘蔗实际上得不尝失,再加上江浙的气候并不适合甘蔗种值,对李旭在流求推广甘蔗种值影响微乎其微。

    后世的流求西海岸和广西(唐朝的岭南西道)是ZG最大的两个甘蔗产区,在流求推广甘蔗种值不存在气候不利因素。

    当下,因唐朝境内并没形成甘蔗的大范围种值,蔗糖价格可不便宜,哪怕家有百亩田产的地主一年到头也只有在节庆日才会买点砂糖来尝尝,普通百姓连品尝的机会都没有。

    对李旭提出要在流求推广甘蔗种值,与会的官员们赞同者有之,不赞同的更多。

    历来民以食为天,移民的口粮尚未自给自足就让他们种甘蔗,以后更多移民抵达流求,都种甘蔗去了,粮食的缺口岂不更大?难不成都从越州运粮供应?

    故余姚县令诸葛晃反对声音最大。

    “不妨折中下,移民将分到的田地一半种粮食一半种甘蔗,即满足流求粮食的自给自足,还可以向商人出售甘蔗增加收入达到都督吸引百姓自发前往流求的目的。”

    会稽县令洪度提议,颇得在座不少人支持。

    李旭看来此策可行,同意洪度的提议,只是江浙百姓不曾种过甘蔗,想获得甘蔗种还得去外地寻找。

    寻找甘蔗种苗的事李旭只得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