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66章 得尝所愿 (第2/3页)
于河西四郡戍边屯垦。唐代犯人大多被叛流放岭南、安西北庭等地处边关的诸州县。
至于上奏朝廷后,李隆基会不会同意李旭继续移民开拓流求,李旭一点都不担心。
李隆基晚年本就好大喜功,这会巴不得满朝文武为他创建的盛世添砖加瓦呢。
想想王忠嗣就因不愿以数万将士性命夺一座小小的石城堡违背了李隆基要开疆拓土的心愿,差点就被杀了。
这个被李隆基亲手抚养教育长大的一代名将,开元末年、天宝初年大唐军界第一人,李隆基一生中最宠幸的将才,哪怕是后来的安禄山受宠都不及他。就因董延光攻石城堡时,李隆基命他分兵支援而拖延不前,就将他下狱差点杀了。虽后经哥舒翰营救免于死罪,却被贬为汉阳太守,没过两年就暴死。
接替王忠嗣的哥舒翰尊照李隆基的指示,在王忠嗣死后一年,也就是去年正夏以六万三千兵马血战吐蕃以举国之力守卫的石城堡,唐军以死伤数万赢得此战。
哥舒翰圆了李隆基开疆拓土的夙愿,凭此军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一个儿子萌荫授五品官,赐物千匹,赐庄园一座,加摄御史大夫。
随后的四年里,哥舒翰在陇右一连串开疆拓土的征战,更是为他带来了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进封西平郡王爵。
除了哥舒翰,还有安西的高仙芝、封常清,幽州的安禄山、史思明,无不以边功加官晋爵位极人臣。
李旭开拓流求虽没什么边功,可有拓土之功啊。何况谁又比他了解流求的实情呢?还不是全凭自己在奏疏上写,只要不写的离普就行。
征讨岛上番人那也可以算作边功的嘛,隔三差五的报上去斩首个几百级,功虽不大,按理也是实实在在的边功。还是由百年无战事的越州刺史建立的,放在一片和平繁荣景像的东南数十州里,唯一一个能立下边功的李旭不就很耀眼了吗?焉能不简在帝心?
再在奏疏里把三国的东吴孙权、前隋杨广都派兵征讨流求并于岛上驻军拓地的事写上,创建盛世而自视甚高的李隆基会作何感想?
我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朝盛世建立者,哪能比一个亡国之君、一个困守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