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节:萨忠臣观临风亭,一清畅谈上清  浪子江湖笑狂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章节:萨忠臣观临风亭,一清畅谈上清 (第3/3页)

主要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一称三十九章经),谓读之万遍即可成仙,被誉为&039;仙道之至经&039;。《正统道藏》收《上清大洞真经》六卷,系南宋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之校勘本。谓&039;苦斋三年,乃得读之&039;,而诵咏万遍即可&039;乘云驾龙&039;而升天,是谓&039;上登上清&039;。盖上清派认为:太清之上还有上清,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039;上清&039;,比天师道的&039;太清&039;更高。该经首叙修炼者登斋入靖,诵咏《大洞真经》前,应经叩齿、咽津、行气,存思(一称存想)、咒祝等一套程序,以及&039;存思日月法&039;、&039;存思二十四星法&039;等。&039;存思&039;,乃早期上清派的典型修炼法,出于魏晋间的《黄庭内景经》。该经也是上清派崇奉的另一重要经典,是一部以中国医学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百脉关窍各有主神,需用&039;存思&039;法以存守身神的修炼专著。尽管经中缺乏具体作法,功理、功效也多有不实之辞,但借&039;存思&039;身内诸神、身外诸物来集中意念,达到精神内守,神不外驰,正体现了上清经法的根本。/p

    /p

    上清派尊元始虚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后圣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总真道君、小有清虚道君为&039;上清经?圣师七传真系之谱&039;。奉魏华存为开派祖师,&039;嗣上清第一代太师&039;。杨羲为第二代玄师,许穆为第三代真师,许?为第四代宗师,马朗、马罕为第五、第六代宗师,陆修静为第七代宗师,孙游岳为第八代宗师,陶弘景为第九代宗师。/p

    /p

    上清派的人物均为士族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统治阶级上层亦有联系,但东晋王朝对江南士族怀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上清派多重于个人精、气、神的修持法,不重符?、斋醮和外丹、贬斥房中术,易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该派能较快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上清派的出现,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道教发展的变化。后经陶弘景的阐扬,形成茅山宗之后,由于人才辈出,成为隋唐时期除了楼观道外影响最大的道教派别。/p

    /p

    上清派在道教诸派中理论最为繁富,经戒、科仪、符?、斋醮、炼养、金丹、医药等无所不备,对道教教理、道教修炼理论、道教的发展贡献很大。该派直到陆修静整理天师道,汇集道教所有经典,而后陶弘景继承发展陆的思想,有意识地构造以上《上清派》自身的传授系统和演变历史,并总结和发展了遗留到他手里的上清派经典,集其大成,作成《真灵位业图》,把神仙划分等级,以众真告诫的方式宣布上清派的成立。/p

    /p

    一清上人说道这里,他看了看大家,而后“啊剃。”打了一个喷嚏。/p

    /p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p

    /p

    /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