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牛头峡之战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04章 牛头峡之战 (第2/3页)

火……

    今日,便是他扬名天下的时刻!

    与此同时,祐世隆的六万蛮军也已列阵完毕。

    牛头原上,蛮军的旗帜如乌云般遮天蔽日,士兵们手持长刀短锤,目光凶狠,仿佛一群蓄势待发的猛兽。

    祐世隆骑在战马上,宝剑高举,声音如雷:“儿郎们!今日便是我们踏平戎州,扬威天下的时候!”

    “咚咚咚——”

    战鼓擂响,号角长鸣,两军几乎在同一时间拔营。

    他们都将不适合在峡谷内作战的精骑留在峡谷外,为求大军失利,以此断后。

    近乎十里的牛头峡,最宽处不过十丈,最窄处不过四丈。

    如此地形作战,对将领临阵变化要求不高,但对将领治军要求极高。

    这种地形若是前军崩溃,连带着会导致三军接连崩溃,成为敌军手中待宰羔羊。

    七千东川马步兵在进入峡谷前便下马列阵,步步为营的走入牛头峡中。

    与他们一样的,还有西峡口的蛮军。

    不同的是,西峡口的蛮军数量,是东川唐军的近十倍……

    以七千击六万,成则青史留名,败则遗臭万年。

    此刻高骈的压力有多大,没人能了解,但东川军的将领对于自家节帅,却基本盲目自信。

    时间一点一滴推移,从辰时出发算起,东川军的将士已经走出五里路程。

    估算过后,马背上的高骈果断抬手:“大军在此列阵!”

    “哔哔——”

    木哨声如石入深池,不断向外扩散而去。

    很快,七千东川兵马列阵谷间,队伍拉长近二里,两侧皆是山岭,头顶浓浓雾气,唯有前后两条道路可走。

    “唏律律……”

    胯下的军马在喘息,而高骈则是在等待消息。

    “哔哔——”

    忽的,两侧山岭上传来不同的木哨响声,显然是双方的塘兵在山岭顶部遭遇了。

    牛头岭土石疏松,派十几人的塘兵攀爬探哨还没有什么问题,但若是指挥大军攀爬,却不知要耗费多少气力,死伤多少精锐。

    正因如此,高骈没有想过在牛头岭两侧山上设伏,更没想过砍伐树木来阻截谷道。

    他只需要派出塘兵,确定自己行军路段没有人设伏就足够。

    他们二人,本就是打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前来的。

    “窸窸窣窣……”

    忽的,前方谷道响起脚步声与甲片碰撞声。

    “哔哔——”

    代表戒备和警惕的木哨声不断作响,而前方可见的百余步谷道尽头也渐渐出现旌旗。

    祐世隆所率六万蛮军中,穿戴甲胄的仅有直属的三万大军,其中万余披铁甲,二万披重铠。

    所谓重铠,便是取巨鳄(韩愈鳄)、大象、犀牛等厚实皮革所制甲胄。

    大礼境内有大象、犀牛、巨鳄等生物,且许多百姓深受其害。

    蛮军常猎杀这些动物,一为保境安民,二为取皮制甲。

    大礼国的皮甲技术十分成熟,所制皮甲足够厚实,故此称呼为重铠。

    以防御力来说,同级别的重铠略高于锁子甲,而将领所穿的大铠更是能与扎甲、鱼鳞甲媲美。

    正因如此,当身穿重铠的大礼蛮军出现在谷道前方时,东川军中不少兵卒都承受着压力,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呜呜呜呜——”

    两侧山岭中突然传来怪叫声,但那并非来自山顶,而是谷道两侧的陡坡密林中。

    “什么声音?!”

    “不要惊慌,是扑子蛮和裸形蛮!”

    东川兵卒因怪叫声而骚乱,高骈却做足了功课,沉声安抚四周兵将。

    扑子蛮,其部主要生活在哀牢山中,以青婆罗缎为通身袴,勇悍矫捷,善用白箕竹,常于深林间飞驰射飞鼠,发无不中。

    裸形蛮,其部生活在高黎贡山西,常赤脚掌于原始密林中疾驰,如履平地。

    能在陡峭的山岭中疾驰,只能是这两种蛮兵。

    据传三国时期的无当飞军,便是以扑子蛮和裸形蛮、望蛮所组成的精锐。

    望苴子蛮、扑子蛮、裸形蛮和望蛮,便是大礼直属外,战力最为强悍的四支蛮兵。

    不过望苴子蛮善骑射,多募于骑兵中,所以并未出现在此处。

    “咻咻——”

    “小心箭矢!”

    “弩箭还击!”

    在高骈的军令还未传下去时,沿着谷道两侧山岭突袭而来的扑子蛮和裸形蛮便开始远程骚扰起了东川军。

    尽管对东川军造成了伤亡,但伤亡并不多。

    随着东川军以弓弩还击,不少蛮兵也因为中箭而从山岭上滚落。

    “娘贼的!是人!”

    随着东川军的兵卒发现那怪叫声来源于蛮人,他们心里的那丝畏惧瞬间消散,反而被激起了脾气,不断以弓弩反击。

    唐军兵卒,基本每人一张弓,而这点也被高骈完全复制给了东川军。

    正因如此,单论弓手而言,唐军的弓手比此处六万大礼蛮军还要多。

    箭如飞蝗,不断落入山岭间,而扑子蛮与裸形蛮也在交锋中落入下风,不断中箭跌落谷道。

    “咚咚咚——”

    忽的,前方传来擂鼓之声,大礼的蛮军已然列阵攻来,距离东川军不过百步。

    “弩手去贼一百步发箭,弓手去贼六十步即发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