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7章 实事求是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97章 实事求是 (第2/3页)

面的王思奉商量着,王思奉却不紧不慢的倒茶,随后才道:

    “这是我家节帅的军令,莫说我,便是陈使君和张使君、李使君也不敢违抗。”

    “不过……”

    王思奉顿了顿,随后为梁缵添满茶水,笑呵呵道:“若是采买挽马的数量足够多,倒也不是不可以卖些乘马。”

    他没有提及军马,这代表军马是没戏了。

    不过对于梁缵来说,陇右的乘马也算了不得的马匹了。

    带到军中,好生喂养喂养,也能充作军马使用。

    “不瞒使君,我东川缺马,不管是乘马还是挽马,我们都需要。”

    “若是能买到一千匹乘马,我愿意采买七千匹挽马。”

    “乘马的价格,我愿意给到这个数……”

    梁缵露出四根手指,也就代表四十这个数。

    要知道放在几年前,哪怕是军马都卖不到这个数,乘马也就十几贯罢了。

    如今各处纷乱,商道堵塞,这才导致了马匹价高。

    放在以前,即便陇右不卖马,梁缵也能去朔方军境内买马。

    可问题是,随着刘继隆驱逐凉州嗢末和甘州回鹘,朔方镇便没了与胡人贸易的机会。

    眼下要买马,只有去天德军、振武军、大同军和幽州镇才能买到突厥马和鞑靼马。

    突厥马和鞑靼马耐力十足,但个头不高。

    胡人只是会养马,但没有资源养军马,只有汉人有资源培养军马。

    正因如此,胡人只是马多,但军马还是得看河西、陇右、幽州这些藩镇。

    甚至天德、振武、大同这种藩镇都没有太多资源来养太多军马。

    河西与陇右沆瀣一气,若是陇右不卖,那河西也绝对不卖,而自己也过不去河西。

    不与河陇买马,便只能去幽州镇买马了。

    此去幽州路途遥远,等回来都说不定是两年后了。

    以如今皇帝裁换节度使的速度,梁缵都不知道到时候自己是给谁买马。

    所以只要能买到良马,价格再高也得给……

    “若是这个数,我倒是可以请问下节帅……”

    王思奉瞥了一眼他给出的数额,随后颔首看向不远处的武州长史。

    “窦长史,派快马把这件事告诉节帅。”

    “是!”窦长史作揖应下,而王思奉也看向梁缵:

    “我已经命庖厨做饭,还请梁押衙留下赴宴。”

    “恭敬不如从命。”梁缵陪笑回应,心里只觉憋屈。

    一个时辰后,梁缵酒足饭饱的从盘堤县衙走出,骑上了自己的那匹番马。

    尽管也是军马,但这匹番马相比较城内巡视的陇右精骑所乘之乘马,还是略差了些许。

    思绪间,梁缵在出城返回营盘的同时,目光不断打量盘堤县。

    在百姓都居住土屋草顶的这个时代,陇右的砖瓦屋舍未免太多。

    哪怕是盘堤这样人口不足万人的县城,干道两侧也多为砖瓦屋舍。

    不过细细观察干道内的巷子时,却还能看到不少草顶土屋。

    梁缵仔细观察盘堤县街上百姓的面容面貌,只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朝气蓬勃,洋溢笑容。

    这样的面貌,很难出现在其它地方。

    哪怕是富庶的京畿之地,百姓也大多面如菜色,身材消瘦,而盘堤百姓却身材壮实。

    若说梁缵还是以打量的目光观察,那他身后那十余名马步兵,便是以艳羡的目光在打量了。

    东川军内兵马,除了跟随高骈从岭南道而来的那三千多牙兵,其余三万多新老兵卒,大多是活不下去,才选择的参军。

    他们停留盘堤的这几日,也大多知道了盘堤的物价,心里更是十分羡慕。

    以他们每年二十贯的军饷,攒几年钱,便能在盘堤购置数十亩私田,盖上个二进出的砖瓦院舍,做个富户了。

    但若是在外,哪怕东川北部的太平地区,也不过只能买十几亩田地,盖个二进出的茅顶土屋,做个富农罢了。

    富农与富户,前者还需要自己身体力行的干活,后者却只需要收租就行。

    相比较外界的战火纷飞,物价飙涨,陇右宛若世外桃源般,令他们这些苦出身的人十分向往。

    盘堤县不大,城池周长不过二里半,又修建在狭长的河谷上,因此梁缵他们很快便走出了县城。

    待他们走出城门,跨过护城河的石桥,目光所及之处,便是沿着山脉与羌水向南延伸而去的耕田。

    盘堤地势险要,耕地数量不多,中游的复津县也是如此,但架不住上游的将利县有足够平坦的河谷。

    武州耕地,十者有六都在将利县。

    正因如此,武州三万余口百姓,近半数在将利县,三成居住盘堤县,两成居住复津县。

    如今是秋收时节,因此将利县的粮食,正在以舟船沿羌水顺流而下,场面壮观。

    梁缵等人走在官道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盘堤津。

    说是“津”,但规模与集镇相当。

    盘堤地少人多,却还能有这么多百姓的主要原因就是盘堤津。

    盘堤津旁有守卫森严的船坞,数百名船工在其中建造船只,而盘堤津每日抵达的粮船,又需要力夫和车夫运往城内的常平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