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 擒二汗王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68章 擒二汗王 (第2/3页)

随刘继隆的将领。

    正因如此,不少人都在走张昶的门路,而张昶倒也没有像耿明那样闭门谢客。

    对于老熟人、老部下,他还是能帮就帮。

    窦斌是张昶的老部下,所以他才会提前祝贺张昶。

    不过见到张昶不喜,他自然不会继续吹捧,而是改变话题,与张昶聊起了以前的事情。

    在二人闲聊之余,姑臧城内的杜噶支也在漫长的等待中心灰意冷。

    四月初十,姑臧城被包围的第三十七天,杜噶支终于认命。

    他不再提出任何条件,而是选择了直接投降。

    尽管城内还有数万部众和十数万牛羊,但他们的牧草及豆料已经吃完,继续坚持也撑不了多久了。

    相比较死守到最后,杜噶支宁愿拿着手头这为数不多的筹码,给自己换一个好的未来。

    “嗢末杜部头人……杜噶支,向陇右大都护请降!”

    初十正午,杜噶支赤膊上身,背负荆条,口衔铜钱向陇右军投降。

    刘继隆赶来时,他已经跪了两刻钟的时间,土地都被跪出了两个浅坑。

    刘继隆瞥了一眼,不知道感叹土地太软,还是他的膝盖太硬。

    “起来吧。”

    刘继隆在马背上示意他起身,杜噶支见状在嗢末部几名都督的搀扶下起身。

    几名都督为他解绑荆条,披上衣服,而刘继隆则是开口道:

    “我会请表朝廷,敕封你为休屠县男,领从五品上骑都尉,赐宕州宅邸一座,田五百亩,牛百头,羊千只。”

    “你的几个儿子和投降的都督们,也会得到从六品上飞骑尉的勋位,各有院落一座,田百亩,牛二十头,羊百只。”

    杜噶支毕竟投降了,而且刘继隆也需要用他来安抚嗢末人,所以给个爵位和散阶是必须的。

    宕州那地方最适合用来监视人,把他们集中宕州安置,也比较方便监视。

    相比较投降带来的牛羊,那点俸禄和田亩牛羊的赏赐,根本不值一提。

    “大都护仁德,末将拜谢大都护!”

    尽管心里恨不得杀了刘继隆,但现实中,杜噶支却不得不向刘继隆下跪,并表现得心悦诚服。

    不止是他,就连嗢末的那十余名都督,以及杜噶支的十几名孩子也是同样。

    对此,刘继隆继续说道:“对了,称勒也被俘了,你若是有时间,倒是可以去说降他。”

    话音落下,刘继隆不顾他们反应,调转马头便离开了城门。

    杜噶支等人愕然,他们没想到称勒被刘继隆俘虏了。

    如今回鹘虽然被黠戛斯和大唐打得西逃,但放在其他地方,回鹘依旧是一股巨无霸的势力。

    甘州回鹘、安西回鹘、庭州回鹘、西州回鹘……

    四支回鹘之一的甘州回鹘大汗就这样被俘,也难怪称勒不愿意投降。

    他要是投降,那就相当于给其他回鹘诸部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

    日后刘继隆对其他几部回鹘用兵时,另外几部的头人都会因为他称勒而觉得“投降刘继隆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有人开头,后面的人就能有样学样了。

    杜噶支暗叹刘继隆手段歹毒,但又不免叹气想到,若非刘继隆手段如此,他们恐怕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刚才刘继隆许诺的那些待遇了。

    尽管那些待遇与他们曾经的地位相比不值一提,但败军之将,又有什么资格提待遇呢?

    杜噶支的那口心气被刘继隆打压下去了,不止是他,其余嗢末将领皆是如此。

    在他们投降后,张昶率军入城,接管城门后,请李商隐率军吏为城内嗢末人登籍造册。

    由于城内的屋舍都被张昶用面粉与火药包焚毁差不多,所以近几日死难者的尸体都无柴可焚。

    张昶入城后,当即命令城内存活的番民收拾尸体,将尸体抬出城去焚毁,以免出现瘟疫。

    不仅如此,登籍造册后的嗢末人也在他的监督下清理姑臧城内废墟。

    数万屋舍化作废墟,想要重建起来,最少要砍秃一片山林。

    战争破坏的不仅仅是百姓所享受的太平,还有自然和环境。

    “虽说陇右准许砍伐树木,而且凉州南部树林繁多,但砍伐还是得有度才行。”

    “南边的那些树林,命人插牌分置为二十块区域,每年开放一块区域,准许百姓与衙门进入区域砍伐树木。”

    “每月初一,征募民夫前往南部种植树木,不要竭泽而渔。”

    刘继隆与李商隐讨论着南部祁连山脚下的广袤树林,如此绿意盎然的景象,即便放到后世气温回暖时,也根本没有机会在河西走廊任何一处看到。

    “节帅此举高瞻远瞩,下官佩服。”

    李商隐没想到,刘继隆竟然连如何砍伐树木都要定出章程,不免有些佩服。

    其实过往朝代不是没有官员想出类似的办法,只是由于操作难度太大,费力不讨好,因此没有形成制度。

    “义山你去过中原和关中,你说说看,关中和中原的植被如何,是否能见到成片的树林?”

    刘继隆没有去过这个时代的中原,所以不免询问起了李商隐。

    李商隐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摇头道:

    “下官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