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4章 鄯州已定 (第2/3页)
到半个时辰,鄯城东门大开,刘继隆抖动马缰,带着大军入驻了鄯城。
整场战事下来,除了在湟水峡口被阻碍了小半个月,剩下的战事基本以摧枯拉朽的态势拿下。
刘继隆率领诸将走入鄯城县衙的正堂,坐在了昔日拓跋怀光的位置上。
诸将见状纷纷作揖,而刘继隆也对李骥询问道:“拓跋隆业呢?”
“听城内的老弱说,他带着六百甲兵和五千多家眷,昨夜往伏俟(qí)城跑了。”
伏俟城是北朝旧城,其中“伏俟”为鲜卑语,汉意为“王者之城”。
这座城池位于青海西岸,吐蕃内乱后被吐谷浑的某部所占据。
拓跋隆业不过十五岁,前往伏俟城后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对此,刘继隆也就没有上心,也没有追击的心思。
吐谷浑地区固然重要,但那是建立在高原上有吐蕃这种统一政权的情况下。
现在高原四分五裂,吐谷浑地区也四分五裂,出兵打他们固然能收获一些牧群,但这些牧群完全可以通过贸易和外交手段获得,没有必要动兵跑到三千多米海拔的地区作战。
“派人前往吐谷浑各部传消息,倘若有人能带来拓跋隆业的首级,我便册封他为西海游奕使,可以在鄯城与我陇右互市。”
刘继隆平静开口,只是一句话,便决定了拓跋隆业的下场。
吐蕃鼎盛时都需要大唐的贸易,更别提当下分裂的吐谷浑地区了。
一个互市资格,足够让他们抢破头,拓跋隆业的首级也将成为香饽饽。
陇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好好治理鄯州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郑处:“郑处!”
“末将在!”郑处心底早就有了准备,可当这一刻来临时,他却还是难掩激动。
“兹授你为鄯州刺史,另令鄯州镇节度使。”
“末将领命,谢节帅隆恩!”
随着刘继隆宣告鄯州刺史的人选,郑处立马作揖行礼,同时言语表示感激。
刘继隆颔首道:“鄯州为我军抵御吐谷浑诸部的一线,我会留下六团兵马给你,另外需要你再募三团兵马。”
“明岁元日前,我希望你能把鄯州的人口、耕地图籍交到都护府。”
“节帅放心,末将定不辱命!”郑处连忙表态,而刘继隆也道:
“收复鄯州的速度比我想的要快,如此看来,倒也不用等到明年再收拾论恐热了。”
“李骥……”
“末将在!”李骥作揖行礼,刘继隆交代道:
“明日你点齐三千精骑,随我南下龙支城。”
“末将领命!”李骥应下,刘继隆又看向张昶:
“鄯州局势还没稳定,张昶你带步卒坐镇此地,等秋收后再收兵返回各镇。”
“是!”张昶应下,而陈瑛、曹茂则是先后作揖道:“节帅,那我们……”
“你们明日随我南下龙支。”刘继隆不假思索回应。
二人见状作揖,如此便敲定了收复鄯州后的诸多事宜。
陇右九镇增至十镇,管兵一万八,管吏两千四,管民约二十五万。
除河州一千四百名民夫需要返回河州,剩余四千六百名民夫则是被安置在了鄯州。
如此一来,汉人毫无根基的鄯州中,便有了七千六百汉人青壮。
原本鄯州的两万番众,如今有近六千跟随拓跋隆业逃亡吐谷浑,五千多被刘继隆强行迁徙至三州三县,剩下的不足八千,也算均衡了当地人口。
待后续再迁徙一些百姓过来,汉人在鄯州的地位就再度占据主导了。
一盘棋下完,接着便要开始另一盘棋了。
七月十八日辰时,刘继隆率领李骥、陈瑛、曹茂三人及两千八百多名未负伤的精骑南下。
在他们抵达龙支前,龙支城的尚摩鄢便已经得知了拓跋怀光败亡的消息。
对此,他来不及感叹便得知了刘继隆南下的消息。
二十二日,刘继隆率军抵达龙支城下,并在城外扎营,传召尚摩鄢。
“窸窸窣窣……”
甲片声在营盘内窸窣作响,尚摩鄢带着两名节儿,时隔二十日,再度走入了陇右军的营盘之中。
“都护,看样子他们没死多少人。”
“拓跋怀光那猪犬,口气那么大,我还以为他能撑多久,结果才半个月不到。”
“听说拓跋怀光的儿子逃往了吐谷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追击。”
“好了,安静些,等会见到节帅,都恭敬些。”
陇右精骑的死伤并不多,因此尚摩鄢他们都觉得陇右军没有付出太多伤亡便拿下了拓跋怀光,而事实也是如此。
击破拓跋怀光,陇右军死伤不过三百多人,大部分都是进攻关隘和追击拓跋怀光时造成的死伤。
如果没有绞盘配重式投石机和黑火药,或许这个死伤人数将会翻倍乃至更多,但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
对于尚摩鄢他们来说,现实就是刘继隆率兵西征不到一个月便杀了拓跋怀光,收复了鄯州的两座城池。
现在拓跋怀光已死,刘继隆的目标就只剩廓州了。
如果刘继隆这个时候翻脸,那他们也只能灰溜溜撤出廓州。
“节帅,尚都护他们来了。”
牙帐门前,两名校尉朝里作揖,尚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