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09章 临州见闻 (第2/3页)
在武州、岷州见到了许多正在为夯土城墙包砖的城池,可都不如狄道城来得宏伟。
“李别驾!”
王焘的声音响起,李商隐回头看去,但见后方延绵数里的队伍正在缓缓前进,而王焘则是抖动马缰,不急不慢的从后方走来。
“李别驾,狄道就在眼前,感觉如何?”
王焘笑呵呵询问,李商隐也颔首道:“相比较陇南,这狄道倒是较为宽阔平坦,适合耕种的土地也不少。”
陇南放在几年前,那是名副其实的“国外”,虽然李商隐也曾向往过少陵野老杜甫在陇南所作诗词,但他一直以为杜甫在陇南所作的那些诗词有夸张成分。
不过这次北上,随着他亲眼见到寒峡、羌水之后,他这才发现杜甫的描写毫无问题。
秦岭、巴山虽然险阻,但远不如陇南复杂苛刻。
如今走出陇南,突兀见到被洮水冲刷出来的临州河谷后,他突然觉得狄道也不错。
“哈哈,那是!”
王焘依旧笑呵呵的,随后抖动马缰与李商隐并排向狄道城走去,同时说道:
“我家节帅礼贤下士,您不必紧张,只是这一路走来您也看到了,除了一些孩童和迁徙而来的饥民外,当地的百姓根本听不懂官话,只会说吐蕃话。”
“您要是想在此有所作为,还是得等安顿好后,找人学学吐蕃话。”
“多谢提醒。”李商隐心里自然知道这些,但王焘能提出建议,这让他心头一暖。
接下来,二人开始继续寒暄,并在寒暄的过程中,走入了狄道的南门。
走入狄道,宽阔的街道令李商隐眼前一亮,而沿街左右的砖瓦院落屋舍,更令他错愕。
王焘见状笑着解释道:“这狄道城内,大部分居住的都是收复诸州而牺牲将士的烈属,节帅体恤他们,从衙门拨钱粮为他们修建砖瓦屋舍,逢年过节还有直白上门送礼,你看……”
王焘示意李商隐朝自己的目光看去,李商隐果然见到几名直白在一处院门前与两名老迈的夫妇及孩童聊天,随后递出一袋东西。
“这么小的袋子,里面装的应该是面粉或羊肉,若是粟米,理应是一整袋搬给。”
王焘解释着,李商隐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担忧问道:
“节帅如此恩待兵卒,不怕将兵卒养得娇贵跋扈?”
“啊?”王焘错愕,片刻后回过神来,哈哈笑道:
“节帅麾下的兵卒,可不是那些藩镇的牙兵能比的。”
“有何区别?”李商隐疑惑询问,王焘便解释道:
“陇右军中的将士,每日上午训练,三日大操一次,其余时间都是在扫盲。”
“扫盲?”李商隐皱眉,王焘笑着点头:“对,扫盲!”
“按照节帅所说,便是让他们懂文识字,知道自己为何打仗,手中军饷又是何人所发。”
“这有什么意义?”李商隐不解,而王焘也有些尴尬道:
“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不过按照节帅的话来说,这叫……这叫……对!这叫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
王焘想了半天才想了起来,而李商隐听得直皱眉头。
在他看来,教导兵卒识字,还不如把成本腾出来,增加操练。
“这不是王牙商吗?!”
忽的,前方传来笑声,王焘闻声看去,连忙笑道:“张刺史,您从河州凯旋回来了?”
他回应过后,连忙为李商隐介绍道:“李别驾,这就是临州的张刺史。”
“李别驾?”抖动马缰缓步走来的张昶露出疑惑表情,片刻后反应过来道:“您便是义山别驾吧?”
李商隐被张昶的称呼给弄得有些尴尬,但还是作揖下马道:“郑州荥阳李商隐,表字义山,见过张刺史。”
“肃州酒泉张昶,没有表字,您称呼张昶就行。”
张昶笑着作揖回应,虽然举止不讲礼节,但在对李商隐的称呼上却很有礼貌,这让李商隐对张昶的感官不错。
“你们这是要去州衙述职?”
张昶询问王焘,王焘连忙点头,而张昶却笑道:“不着急,先落脚再说。”
说话间他继续看向李商隐,礼貌道:“李别驾,今日除夕,不着急述职,我先带您落脚去。”
“何须劳烦张刺史,此事吩咐其余人带下官前去便行了。”
李商隐有些受宠若惊,张昶却笑道:“应该的应该的,您来了以后,我这肩头的担子便轻了。”
张昶笑得十分高兴,毕竟在他看来,李商隐可是他日后处理州政的臂膀啊,理应对他好些。
“我带路,这边走。”
张昶示意他们跟上,随后带着他们向着都护府靠近。
都护府与州衙之间有不少院落,得知李商隐被招募,刘继隆很早便命人腾出了一间院子。
这处院子距离州衙不过五十步,距离都护府则是八十余步,很方便官吏办事。
院子没有那么多装饰,因为刘继隆没有要求,也因为陇右没有那么多精通古法的手艺师傅。
青砖灰瓦下是深四尺的正门,推开还算新的正门,展露眼前的不是照壁、屏门和外院,而是宽阔的大院。
如此不尊礼制,只图方便的结构,令李商隐有些错愕。
大院深三四丈,左右是东厢房和西厢房,而正门两旁是左右各四间的门房,尽头是正堂。
门房与东西厢房、正堂被回型长廊串联,当然也能走中庭的主道。
“这是节帅特意给您留的院子,占地二亩,有正堂、中堂和内堂三座主屋,四间厢房、四间耳房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