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1章 乱象层出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01章 乱象层出 (第2/3页)

上。

    “磨禅川的论恐热集结了十几个小部落,准备在十月初二进犯河州与廓州。”

    “尚铎罗在磨禅川的探子将消息回禀后,尚铎罗集结六百精骑前往了洮州与磨禅川的边境,准备侦查看看论恐热有多少兵马。”

    “尚铎罗向都护府请援,希望让马成、郑处二人在河州凤林县西南河谷垒营驻兵,防备论恐热入侵。”

    刘继隆说罢,众人纷纷皱眉,高进达也道:

    “这论恐热在旱情时跑到磨禅川就食,但磨禅川的物产不足以让他集结那么多兵马,故此以往都是小打小闹。”

    “节帅您入驻河州后,这论恐热便把目标转向了廓州的尚婢婢。”

    “今年旱情结束,想来磨禅川的各个部落也有粮草牧群远征了,故此才会被论恐热聚集一处。”

    说到此处,高进达停顿片刻,目光看向,刘继隆道:

    “节帅,这论恐热与我们有仇,但他与尚婢婢的仇更大。”

    “我们若是要收复鄯廓二州,倒是可以驻重兵在河州,届时论恐热定不敢犯,只能转进廓州,劫掠尚婢婢。”

    “节帅,这是削弱尚婢婢力量的好时机啊!”

    高进达对时局分析的很到位,毕竟现在陇右只能向鄯廓进军,并在之后拿下吐谷浑地区或多麦地区。

    高进达的建议没问题,但刘继隆并不打算进军吐谷浑等地。

    他已经有了陇右这个养马地,吐谷浑虽然也好,但当地几十万的番人是他无法同化的。

    更何况凉州张直方麾下的赤水军距离三年戍边结束只剩一年时间,三千赤水军会继续戍边,还是会趁机闹事,这都是未知数。

    历史上,唐廷只调了一千五百天平军新卒进入凉州,并且未曾更改军号,故此天平军才会在凉州戍边的日子里娶妻生子,最后被凉州吐蕃同化。

    可如今的三千天平军不仅更改军号为赤水军,其中老卒更是多达数百人。

    这数百老卒可都是在郓州安家的人,并且也是昔年的淄青老卒,跋扈得很。

    刘继隆必须静观其变,看看他们会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正因如此,他才没有在明年动兵的打算,而是将收复鄯廓二州放到了后年的计划中。

    收复鄯廓,最好还是以和平的方式收场,这有利于自己日后的计划。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否决了高进达的提议:

    “我与尚婢婢相识多年,加之我军落脚五泉时,他曾借粮借人给我,若非万不得已,我不想与他刀兵相见。”

    “至于论恐热,这头畜生当初在陇右地区大杀我汉人,甚至将我汉人头颅砍下垒砌京观的事情,难不成你们都忘了?”

    汉人很记仇,但也很容易忘记仇恨。

    经刘继隆这么提醒,张昶他们这才想到了昔年论恐热大掠河西八州,杀人放火,以枪挑婴儿为戏,五千里间,赤地殆尽的事情。

    这是论恐热的高光时刻,却是陇右所有汉人最耻辱的时刻。

    想到这里,不少将领纷纷咬紧牙关,而刘继隆也看向崔恕道:

    “崔恕,你亲自走一遭,把论恐热要劫掠廓州的事情告诉尚婢婢,此外邀请尚摩鄢来狄道与我会晤。”

    “下官领命!”崔恕作揖应下,刘继隆接着看向张昶:

    “你亲率四百精骑前往河州,与马成、郑处二人一同率河州兵马屯兵凤林县,警惕论恐热入寇。”

    “末将领命!”张昶也作揖应下,同时他见堂内气氛凝固,不免打趣道:

    “这猪犬的论恐热,害我不能留在狄道吃您的喜酒了!”

    “哈哈哈哈……”刘继隆爽朗笑道:

    “无妨,到时候吃你们的庆功宴也好!”

    在他的三言两语间,崔恕、张昶前往军营提领了兵马,向河州驰骋而去。

    与此同时,高进达也开始筹备起了刘继隆的婚宴,催促除洮、叠、松、河四周外的诸州刺史在十月十五前抵达狄道,吃刘继隆的喜酒。

    在他们筹备之余,位于秦州的高骈,也得知了刘继隆成为封氏嫡婿的事情。

    “你确定消息没出错?”

    伏羌县衙内,高骈身穿常服,眉头微皱的看向身前之人。

    面对他的质问,负责天雄、成武军中牙商的王重任肯定道:“没有出错,封敖确实在九月二十日嫁女,如今是出嫁的第七天。”

    “末将派人询问了武山县的张璘和上邽县的梁缵,他们麾下塘骑都没有探得消息,估计婚车是走的武州,经岷州前往临州。”

    “这么看来,日后山南西道若是想要获取牧群,完全可以和刘继隆贸易,不必再经过我们或凤翔了。”

    王重任的话令高骈皱眉,他合上手中文册,起身走到窗前,沉吟片刻后才道:

    “此事必须上奏朝廷,让至尊知道封敖与刘继隆结为翁婿。”

    王重任颔首表示认可,同时说出二人的担忧:“封敖扶持刘继隆,那刘继隆即便没有扩张城池,实力却会不断增强。”

    “此外,我们能获得的榷税也将更少,向朝廷索要钱粮的数额将增多,难免会让至尊不满。”

    “朝廷若是不把封敖调走,长此以往,刘继隆必然尾大不掉。”

    “嗯”高骈应了声,随后转身走向书桌,犹豫片刻后快速落笔。

    不多时,一份奏表在他手下成型,而他在等待墨迹变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