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章 内乱前夕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52章 内乱前夕 (第2/3页)

,每个月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所以刘继隆并不担心。

    毛笔的话,每个月所杀羊群的羊毛足够制作毛笔,也不用担心。

    唯一让刘继隆担心的,是五泉所需的纸张。

    他带着陈靖崇来到造纸院,院内八名工匠带着十六名学徒正在制作纸张。

    在他们的操作下,纸浆很快被从水中取出,然后铺设到了旁边的纸床上。

    “现在每个月能产出多少刀纸?”

    刘继隆询问身旁的陈靖崇,陈靖崇也不假思索道:“三百刀!”

    一刀为一百张,三百刀也就是三万张。

    由于手艺粗糙,因此往往需要三张贴一张,如此才能让笔墨不穿透纸张。

    贴合后的一万张纸经过裁剪、缝合等流程,最后将成为两千多本空白文册。

    不过这些文册有一半供衙门的直白使用,剩下一半则是继续被印刷成为教材,等待刘继隆收复河州后使用。

    沿着造纸院走,很快他们就穿过围墙,来到了另一处院子。

    在这处院子,只有六个人在屋内工作。

    他们要做的,就是把铜活字排序,校对后批量印刷。

    铜活字印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制作铜活字……不过这难不倒刘继隆。

    他将上次在广武获得的铜锭融化,随后先用木头刻字,翻成砂模,最后注入铜液成字。

    这处屋内有十组铜活字,四组备用,六组日常供人校对印刷。

    “这里安排一伙兵卒值守,不能泄露出去。”

    刘继隆对陈靖崇交代着,见他应下,这才继续巡查坊内各个院子。

    这里有制作投石机的院子,不过院子内只储存了足够的木料,并未开始制造。

    除此之外,制作甲胄、军械、农具的院子也应有尽有,只要刘继隆需要,他们就能为刘继隆打造他需要的东西。

    巡视一圈后,刘继隆走出了匠作坊。

    只是在离开的时候,他眯了眯眼睛道:“算算时间,我的信应该到了姑臧的才对,怎么一直都无人回信?”

    “兴许是节度使在忙吧。”陈靖崇解释着,刘继隆闻言颔首表示同意。

    张淮深治理民生的水平并不高,但萧规曹随应该是能做到的。

    只要他不钻牛角尖,而是照搬自己留在山丹的一切,那应该能让凉州繁荣。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唐廷不插手河西的事情……

    “荒唐!!”

    姑臧城,刘继隆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姑臧衙门内,张淮深气喘吁吁,旁边是被掀翻的桌子,以及摔碎一地的茶碗茶壶。

    酒居延、张淮涧脸色难看,目光与张淮深一致盯着堂内那道身影。

    面对他们的目光,王景之嘴里苦涩。

    “这件事,也非我们想看到的……”

    “常侍本想上早朝时通禀大捷,结果宫里知道后,立马就开了临朝,将封赏给定了下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凉州刺史的位置保住了,只要凉州不乱,会兰二州就乱不起来。”

    王景之安慰着张淮深,可张淮深却怒道:“这还不够乱吗?!”

    “我们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让百姓和我们一起享受太平!”

    “可是如今……如今……如今他们只是动动嘴皮子,就把局势搅乱,把水搅浑,至尊到底在干嘛?!”

    “节度使!”听到张淮深出言不逊,三人连忙制止,眼神提醒他小心隔墙有耳。

    饶是如此,张淮深却还是冷静不下来。

    他素来是一个冷静的人,但面对好不容易太平下来,却又遭遇挑拨而即将动乱的河西,他却迟迟冷静不下来。

    “节度使,还是冷静下来,想想应该如何处理吧?”

    王景之劝慰着他,而张淮深也攥紧了拳头,压着怒气道:“刘继隆和李仪中都好安抚,难点在于索勋。”

    “朝廷擢封索勋为会宁军节度使,却把会州刺史的位置给了酒居延。”

    “若是索勋知道这件事,恐怕会误认为是我父亲为了扩大我麾下势力,刻意为之。”

    酒居延是张淮深的死忠,这点在他没有跟随刘继隆去兰州后,早就深入河西人心。

    那么酒居延得到了会州刺史,旁人自然会想,这是张淮深或张议潭的手笔,为的就是让张淮深彻底坐稳未来河西节度使的位置。

    这种挑拨的手段,如果放在张淮深身上,那他顶多一笑而之。

    但放在索勋身上,以索勋的脾气,他可不会让家仆出身的酒居延骑在自己头上。

    “我手书一封,先安抚好索勋!”

    张淮深想到便做,立马走向书房,准备给索勋写一封手书。

    王景之见状不解,安抚道:“节度使不用着急,我虽走会州来,但并未把事情告诉索刺史。”

    “不!”张淮深看得透彻:“你没告诉他,但却会有有心人告诉他。”

    “与其让那些人告诉他,不如让我告诉他!”

    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张淮深便书写好了手书,同时密封起来用火漆烫好后递给酒居延。

    “这封信,你派你的亲信送过去,这样会更显诚意。”

    “是!”

    酒居延作揖应下,而王景之却皱眉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