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章 东征在即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28章 东征在即 (第2/3页)

查出来,检查者以军法处置!”

    “来人搭把手!”

    “唏律律……”

    二月尾巴,随着焉支山积雪开始融化,尽管还不能立马开拔,可开拔的日子也就这几日了。

    山丹城外,从张掖赶来的两千五百甲兵与五百精骑、三千民夫在城东十余里外扎营,张淮深则是带着索勋等人检查刚刚从山丹匀出来的投石机零件。

    “有了这三十台投石机,加上番和的二十台,这尚摩陵可有罪受了!”

    张淮深伸出手放在粗大的投石机木料上,旁边跟着索勋、陈靖崇等人。

    陈靖崇见张淮深这么说,不由得作揖道:“节度使,刘刺史还未返回,我军要提前出发吗?”

    “他已经到福禄了,回来也就是这七八日。”张淮深头也不回的说道:

    “再过两日积雪融化,我们先押运投石机前往番和,他带山丹大军随后。”

    张淮深说完,索勋看向陈靖崇:“尚铎罗他们回去后就没有回来?”

    “没有……”陈靖崇低下头,索勋冷哼道:“就不该信任这些胡杂,现在是赔了粮食又折兵甲!”

    “行了。”张淮深打断了索勋,带着他们走出堆放投石机的营帐。

    帐外,忙碌的兵卒与民夫在来回走动干活,不出意外,他们还得再等两三天。

    张淮深带着索勋他们检查营盘,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返回了牙帐。

    进入牙帐坐下,张淮深看向陈靖崇:“你先回山丹准备吧,刘继隆顶多初五就能赶回来。”

    “是!”陈靖崇作揖行礼,随后转身退出牙帐,带着押运粮草、投石机的近千名甲兵返回了山丹。

    在他们返回山丹的时候,山丹城内的百姓却也是行色匆匆,整座城池的慢节奏被打破,所有人的举止都写满了焦急。

    此次大军规模比以往都要大,但由于春耕在即,加上番和有足够的粮食和男丁,因此陈靖崇和李仪中商量过后,只招抚了两千名驾车民夫。

    两日后,张淮深率军出发番和城。

    在他走后的第三日,刘继隆赶在三月初五前抵达了山丹,一回来就成为了众人的主心骨。

    诸将急促跟在他身后进入衙门,刚刚入座便都抱怨道:

    “刺史,您这次去这么久,城内的事情差点把我们逼疯。”

    “刺史,您怎么去了这么久?”

    “刺史,小张节度使已经出发三日了,我们理应准备开拔了。”

    “刺史……”

    刘继隆坐在主位,听着众人的抱怨,注意力却放在了端水前来的兵卒身上。

    随意洗了把脸,用麻布擦了擦后,刘继隆这才询问起来:“尚铎罗有消息没有?”

    “还没有,恐怕是来不了了。”听到刘继隆询问这件事,众人情绪低沉。

    尚铎罗的八百余精骑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股力量消失,毫无疑问是山丹军的损失。

    “没来就算了。”刘继隆沉稳应对眼下局面,对李仪中、崔恕几人看去。

    “陈靖崇,你率一千新卒驻守山丹,其余一千精骑与两千甲兵准备明日开拔。”

    “刺史!”陈靖崇闻言起身,走到堂中作揖道:“末将也想去战场杀敌!”

    刘继隆没有生气,而是解释道:“我们都去了,那谁来保护山丹?”

    “你且留下,守住山丹便算你一功!”

    见状,陈靖崇只能郁闷坐回位置上,而刘继隆也开始交代起了一些大军开拔的事情。

    此次与以往不同,以往轻骑东略,而今却是步骑混合还带着数量不少的民夫,如果不三申五令,行军路上很容易出事。

    “大军开拔,军纪要严,你们今夜回去后要三申五令,让将士们清楚明了,知否?”

    “是!!”诸将起身作揖,而刘继隆交代完后,便起身走向了内堂。

    见他离去,诸将四散而去,而他则是在进入内堂后见到了曹茂。

    “刺史!”

    见到刘继隆,曹茂激动从堂内小跑出来,但刘继隆却开门见山道:“行李都收好了?”

    “嗯,都收拾好了,就等您了!”

    曹茂带着刘继隆走入内堂,只见内堂一侧的书房摆放了好几个大箱子。

    这些都是二人的行李,毕竟此次东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成功过后也代表着刘继隆将继续进攻河陇诸州。

    不出意外,他们是不会回山丹城了。

    “刺史,您说百姓要是知道您走了,得有多难过啊……”

    曹茂将饭菜端上来后,忍不住唏嘘一句,而刘继隆也被他这话弄得没了胃口。

    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刘继隆一直在和张议潮学习,听他对权谋的一些理解。

    对于自己,张议潮确实是把自己当成后辈对待的。

    刘继隆不知道张议潮此举是不是在为将来铺垫,但这简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刘继隆也明白了张议潮的不容易。

    他肩头的负担很重,却又放不下来。

    整个河西,除了他能平衡所有人,再无一人有这样的威望和手段。

    他若卸下担子,便是河西分崩离析的开始……

    想起张议潮那沧桑的面容,以及透露着孤寂的气质,刘继隆有些于心不忍。

    “自此分别,日后恐难见了……”

    离别时,张议潮的声音似乎还在他耳边回响,这让刘继隆肩头的担子也重了些。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