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所求为何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20章 所求为何 (第3/3页)

    虽说制作甲胄与兵器消耗铁料较多,但百姓也不至于用不起铁制农具吧。

    “关中百姓自然是在用铁质的农具,不过许多百姓所用的铁质农具,质量往往不能长久。”

    “反倒是山丹百姓所用的农具质量上佳,便是用上五六年都不成问题。”

    悟真说着关中百姓所用农具和山丹百姓所用农具的不同,刘继隆听后点头表示了解,而悟真则是继续在观察山丹城。

    不得不说,山丹城的干净整洁程度远超他所见的任何城池,而百姓的面貌也是他走过那么多城池中精神、状态最好的,便是长安百姓都不如山丹百姓的精神、状态好。

    在山丹,悟真可以时不时瞧见一些有赘肉的农户,但在其他地方却见不到。

    正因如此,他在与刘继隆散步时,特意询问了刘继隆治理山丹的章程。

    其实刘继隆也没有什么章程,在今年秋收之前,山丹要么就是军管,要么就是半军管,所有粮食基本都是上交后再按劳分配,亦或者是五五分后按劳分配。

    因为是按劳分配,因此就不存在让百姓自费服徭役的情况,保障了每个百姓每天都能有足够的粮食吃。

    这种做法在刘继隆看来是十分正常的,将资源按劳分配,这才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正因如此,山丹的耕地才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增长到如今的九万亩。

    如果崔恕能接任刘继隆,将章程丝毫不改的继续下去,那山丹顶多五年后就能成为河西粮仓。

    至于为什么要说是五年后,这主要是因为凉州收复后,山丹的军事地位也将下降。

    加上刘继隆率军东进,到时候山丹自然就不太可能获得张掖和其他几个州的支援了。

    没有了其他几个州的支援,即便明年之后的山丹拥田十余万亩,可荒田变成熟田需要三年时间。

    以河西熟田的粮产,养活一个人起码要四亩熟田才行。

    没了其它几个州的支援,就山丹这十余万亩生、熟田,想要养活山丹两万人,起码要到两年后。

    不过等到三年后,山丹的百姓就会成为河西最滋润的一批百姓,因为到时候就是七亩田养一个人,不仅可以吃饱饭,还能养牲畜和家禽。

    到时候,山丹衙门即便按照十税一的税率,也能从山丹收到近两万石的税粮,一跃成为河西纳粮大户。

    只要崔恕再坚持几年章程,以山丹百姓几乎每户都有耕牛、挽马的情况,山丹百姓起码能开垦二十余万亩耕地。

    到这里,便是山丹两万多百姓耕作的上限了。

    届时,山丹的粮食除了百姓自己吃以外,还能向外输出不低于八万石粮食,河西粮仓名副其实……

    只是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山丹的百姓是否还会记得自己。

    不过不记得也没事,至少自己来过,让他们过上了对比这个时代其他地方百姓而言的好日子。

    想到这里,刘继隆就不免嘴角一挑。

    又有哪个少年不曾幻想过治理一方,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充足呢。

    如今他实现了自己曾经的幻想,这就足够了。

    “若是天下官员都能如折冲般,想来也不会有那么多蝇头苟利的事情了。”

    听完了刘继隆对山丹方方面面的治理,悟真忍不住感叹一声,看向刘继隆的目光也越发柔和。

    “在其位谋其政,我刘继隆所吃粮米,虽说是衙门发的,可也是百姓耕作出来的。”

    “我吃着老百姓种出的粮食,若是还要苛责盘剥他们,良心如何过得去?”

    刘继隆笑着解释,悟真却摇摇头:“如折冲这般说的官员不少,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非是我等瞧不起布衣出身的官员,只是这群人一旦得了势,立马便会忘记曾经所有,只忙着填饱自己的胃口。”

    悟真也是豪强出身,尽管他没有那种优越感,但他也见过不少布衣出身,被人举荐做官的官员。

    这些人上了位,盘剥百姓的手段可一点不输豪强出身的官员,甚至隐隐有所超出,因为他们更清楚百姓的底线在哪。

    闻言,刘继隆只是轻笑:“我管不了旁人,我只能管好自己和我下面的人。”

    他双手扶在女墙上,目光望着城外劳作的百姓,笑容灿烂。

    “我想要做的,无非就是让百姓能吃饱饭,孩子有书读,将士们能安居乐业!”

    他说出了曾经与张淮深所说的话,而悟真也受到了同样的震撼。

    他与刘继隆向外看去,望着田间劳作的百姓,不由低声质疑:“真有那样的世道吗?”

    “当然!”刘继隆笃定回应,同时看向悟真:

    “只要努力,迟早能做到!”

    明明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瞬间让悟真动容起来。

    他这一路走来见到太多的恶事,但他都是对身边人说管不了。

    然而在刘继隆这里,刘继隆却给了他相反的答案。

    一时间,悟真脑中闪过那些恶事的画面,最后破碎,再呈现在眼前的,是山丹城的刘继隆望着百姓们的笑容。

    不对……不止是他的笑脸,还有山丹城内学堂中学子的笑脸,城外耕种百姓的笑脸,兵卒直白的笑脸。

    想着那一张张笑脸,就连悟真脸上也不免渐渐浮现笑容,目光向城外百姓看去。

    “旁人我不信,但折冲说这话……我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