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共赏太平人  归义非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8章 共赏太平人 (第2/3页)

不够,还需要好好运作,让张议潮知道河西离不开他们才行。

    不提他们准备如何,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张淮深等人也率军走出了焉支山……

    “凉州大捷!我军收复番和,如今已经回到城外!”

    “凉州大捷……”

    山丹城内,随着轻骑策马城中,将消息传遍全城,无数百姓纷纷放下了手上工作,埋头往城东跑去。

    从正午开始算起,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便都走出了城外,在城东门外官道两边翘首以盼。

    每家每户都走出了山丹城,为的不是庆祝大捷,而是想要见到他们家中从军的军人、民夫。

    “娘,阿耶怎么还不来?”

    “快了快了,别催……”

    “阿耶,我饿了,大兄和二兄他们什么时候到啊。”

    “三郎乖,等大兄他们到了,今晚我们吃羊肉。”

    “好耶!吃羊肉吃羊肉!”

    官道两侧,孩童们觉得苦等枯燥,而大人们一边安抚他们,一边忐忑的眺望远方。

    “来了来了!!”

    “真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远方的官道出现旌旗,山丹城东门外的寒冷瞬间被热情的百姓给弄得沸腾起来。

    四周不再寒冷,所有人都高兴的相互畅聊,而那规模漫长的队伍也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近。

    渐渐地,前军的轻骑出现,而百姓们纷纷抬头,试图从队伍中找到自家熟悉的面孔。

    “大兄!大兄!!”

    “二郎!往这边看!我们在这!”

    道路两旁,见到亲人的百姓们高兴打着招呼,他们跟着亲人的脚步在道路两旁追去,一边追一边打着招呼。

    还有的驻足原地,四下张望着,期盼着能如其他人一样找寻到自己的孩子、兄弟和丈夫。

    大军不断向前行进,驻足的百姓却越来越少。

    渐渐地,他们眼底透露出一丝绝望。

    哪怕如此,他们还是守在原地,一直到正兵、民夫的队伍彻底从他们面前走过,运送烈士遗物的队伍出现,他们才无力跪在了地上。

    五百车遗物包含了阵亡将士的骨灰和生前的东西,它们就这样安静摆在官道上等待认领。

    面对这样的场景,有的则在车队中绝望地搜寻,有的人则是无力坐在地上,面色苍白,眼中渐渐失去光彩。

    渐渐地、人群中传来压抑的抽泣和低语,而留守的正兵们也低着头,念出了军籍册上阵亡将士的姓名。

    “伙长酒克庄……”

    “兵卒郑怀……”

    “兵卒林景醇……”

    “兵卒……”

    一个个烈士的名字被念出,现场气氛变得沉重而悲痛。

    “二郎!我的二郎在哪啊!!”

    突然,一个蹒跚的身影跌倒在官道上,踉跄爬起来,对念到名字的兵卒走去。

    此时的她,只是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

    当兵卒将他儿子的遗物及骨灰递给她时,她坐在地上,双手抱着遗物和骨灰坛,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她的悲伤如同瘟疫,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孩童们不懂发生了什么,但见长辈悲痛,也跟着放声大哭。

    在这沉重的氛围中,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远处,刘继隆的脸庞如雕塑般冷漠,眼神深邃,却不知道在想什么。

    在他身后,张昶等人则默默地低下了头,好似在哀悼战死的同袍们。

    最终,刘继隆先一步抖动马缰,带着他们返回了山丹城内。

    城门处,崔恕翘首以盼,对他们作揖行礼后便上马与他们一同进城。

    “节度使呢?”

    “已经安排在衙门休息了。”

    刘继隆询问,崔恕回答,对于这些回答,刘继隆则是沉声询问起了山丹的情况。

    对此,崔恕也熟练从怀里拿出文册递给了他。

    刘继隆接过翻阅,很快便了解了山丹的变化。

    今年的山丹产粮三万八千余石,交到衙门手上的有三千八百余石。

    这批粮食并不大,可是却代表着山丹走上正轨。

    何况从年初到如今,山丹大力开垦荒地,到如今山丹开垦的荒地已经达到四万六千余亩。

    赶在入冬前,应该能再开垦四千余亩,凑足五万。

    如此一来,山丹的耕地便能突破九万亩,往后每年都能维持在五万亩左右。

    当然,这个标准的前提是山丹一直保持着当下的澄清吏治。

    只是他是最终还是要离开河西,所以山丹的未来无疑写满了不确定。

    不过只要他在一天,山丹的百姓就能过上一天的太平日子。

    这么一想,刘继隆翻到了今年麻的产量足够制作两万六千余件冬衣。

    对此,刘继隆对身旁崔恕吩咐道:“此次战死的将士,额外发十匹麻布,二十石米,一百亩田。”

    “是!”早已习惯刘继隆对阵没将士大方的崔恕没有质疑,而是大方点头。

    见他点头,刘继隆又继续翻了翻文册。

    例如城外收获的豆料,需要榨多少油,需要储存多少做马料,能做成多少马料和多少斤油等等事宜都需要刘继隆关注。

    除此之外,便是城中明年需要多少盐,需要向张掖打多少斤条子等等。

    看着看着,刘继隆便与他们来到了衙门,而后下马往内堂走去。

    返回的第一刻,刘继隆没有庆祝和休息,而是将需要他处理的事务都处理了。

    当所有事务都解决,时间也来到了酉时(17点)。

    “折冲,热水我放澡堂了,您先去洗漱吧,我已经吩咐好庖厨做饭了。”

    瞧着刘继隆放下笔,曹茂第一时间便跑了过来,为刘继隆更衣,并递上了干净的衣服。

    “今日刺史他们都在,大军也报捷回来了,肉食记得准备得丰富些。”

    刘继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