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二章、流言蜚语  复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五十二章、流言蜚语 (第2/3页)

浙江原有的地方军队势力,几乎可以说被挤死。

    资源有限,养不起那么多兵。

    短暂的纠结过后,李牧爽快的在名单上签了字。

    怎么安置这些将领,那是舞阳侯的事情。

    浙江一个省安置不下来,还可以往其他省份塞人。

    现在的舞阳侯,可是兼任两大总督,下辖四个行省。

    除了浙江缺乏优秀将领外,福建和广东一样缺乏优秀将领。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拆分,正是皇帝和百官们最喜欢看到的画面。

    明面上战后的李牧,麾下还有三万多名精锐战兵。

    这样的军事实力,放眼整个大虞朝,也就辽镇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二十多名骨干将领离开,带走了一万多精锐,新生的“桂系”就被拆散了。

    得到了这些兵力补充,原本军事力量匮乏的浙江、广东等地,压力也就没那么大。

    剩下的一万多名战兵,在皇帝眼中,就没那么扎眼。

    如果兵力补充完整之后,军事实力依旧强大,那就再往外调便是。

    在外界看来,没有朝廷的资源持续投入,广西那地界养活一万多战兵都难。

    既然不构成威胁,那么的李牧位置,也可以往上面挪一挪。

    本质上,这就是一场无声的政治交易。

    只不过李牧够聪明,没等皇帝惦记上自己,就提前拆分队伍。

    当然,明面上这份功劳,还是舞阳侯的。

    计划是他提出来的,李牧只是配合执行,没闹出幺蛾子,属于安分守己类武将。

    “大人,一下子放这么多人离开,势必会影响大军的战斗力。

    巡抚衙门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啊!”

    兰林杰委婉的劝说道。

    武将调动正常,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朝廷每隔上几年都会进行一次人事调整。

    不过大部分调整,都是针对募兵,而且玩的还是微调。

    大规模人事调整,只存在于开国前面几十年。

    后续考虑到成本问题,这种调动的频率,就越来越低了。

    训练一名合格的士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在很多人眼中,精兵就是钱粮。

    为了不亏本,大家就算有钱,也会拿去养家丁。

    有余力培养士卒的,只有九边重镇。

    事实上,那边也是家丁为主,只因为战争需要不得不培养一批能打的士兵出来。

    广西兵也是在同样条件下诞生的。

    前期战争的胜利,让徐阁老看到了在广西打开局面的机会,在钱粮上进行了倾斜。

    加上李牧的谋划,以及勋贵集团的助力,才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不错的部队。

    拉到战场上打过几仗后,逐渐蜕变为了精锐。

    尽管这个“精兵”,这是相对于同僚而言的,依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按目前的物价成本计算,想要训练出一万精兵,最少需要投入两百万两。

    实际操作中,可能花的更多。

    毕竟,精兵要上战场厮杀,在战斗过程中肯定有折损。

    这个过程,损耗是不可能控的。

    运气的话,没准打几仗下来,伤亡也就百分二三十。

    运气不好的话,没准直接葬送在了战场上。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伤员就算恢复过来,大概率也只能退役。

    “没有关系,名单送过去之后,陛下会下圣旨。

    巡抚衙门有意见,就让他们和朝廷去说吧!

    现在江南战事紧张,如果不出意料的话,朝廷还会把扬州营调回去。

    现在这么一折腾,原来的扬州营,就剩下了一个空壳。

    想要人的话,就让扬州知府衙门去和众将抢人吧!”

    李牧笑着说道。

    他是广西都指挥使,长期指挥着扬州营,这像什么话。

    以往是战争时期,没人会挑毛病。

    现在大军进入休整期,各种麻烦都接踵而至。

    为了不给别人做嫁衣,李牧自然是提前布局,逐步把自己的亲信从扬州营调了出去。

    留在扬州营挂职的,都是这些勋贵子弟,以及他们的家丁嫡系。

    现在这些人离开,扬州营就彻底成了空壳。

    不光扬州营是空壳,就连扬州水师,也是一个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