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七章 圣人去哪了?行至马嵬驿  大唐天将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七十七章 圣人去哪了?行至马嵬驿 (第3/3页)

去律法,失去规则,无数人释放心中的野兽,凭借自己的欲望行事。

    他们放火焚烧了左藏大库。

    京兆尹崔光远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带人赶来救火,他又召募官吏代理府、县长官分别守护。

    崔光远又杀了十多个流氓无赖,长安局势才稳定下来。

    不过有许多大臣,一路追着李隆基的车子而去,实打实的不离不弃。

    其中就有房琯和张均、张垍兄弟。

    到达长安城外数十里的山寺时,张均张垍兄弟因为家眷在长安,不肯继续追击李隆基。

    只有房琯一个前往。

    “堂堂圣人落荒而逃,这是笑话吗?以后谁还记得开元盛世是他创造的?”

    长安京兆府,忙活一天一夜没合眼的崔光远刚回到家中就对李隆基出言不逊。

    被君主戏耍的感觉,令崔光远很不爽。

    他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由于祖父曾当过州刺史,父亲是五品官,得以门荫入仕。

    他一向勇敢果断,不拘小节,而且意气用事,和杨国忠有交情。

    李隆基将他从一个少尹提拔成大尹,又兼留守,摆明了是恶他。

    “大人,如果李瑄和安禄山来长安,我们死守为国捐躯吗?”

    崔光远的儿子崔凯弱弱地说道。

    现在两贼争锋,就看他们谁能先到长安。

    “张介然战死,拖住叛军一天时间。我死在城头有什么意义?我打算向叛军献城!”

    崔光远用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崔凯。

    他认为自己被坑了,不想与长安陪葬。

    “东面和西面都是叛军,大人要献城于哪一边?”

    崔凯询问道,他尊重父亲的选择。

    李隆基已不配为人君。

    “二郎觉得哪一面能成大事?”崔光远反问道。

    “李七郎虽在拜相的时候死磕豪强大族,但他的神勇和统帅能力无双,怕是没人能战胜他的西域铁骑和河陇劲卒。安禄山不过一杂胡,据说他一路烧杀抢掠,不得人心,天命不在他。”

    崔凯回答道。

    虽然很多王公大臣讨厌李瑄,但不可否认李瑄的强大。

    现李隆基逃跑,失去人心。

    李瑄更像是成大事的雄主。

    “为父也是这么认为的。二郎西行寻找李瑄,我诚心献长安城,希望他快点派兵而来。”

    崔光远派遣儿子崔凯去迎接李瑄入长安。

    历史上的崔光远选择安禄山,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遵大人之命!”

    崔凯拱手。

    不久后,他携带崔光远的亲笔信,飞马出城。

    “长安城现在人心已经散了,乱象依旧,你派人去向百姓宣传,就说天水王即将入主长安城。即便天水王反叛,但仁义依旧在。百姓知道后,就能暂时稳住。”

    崔光远又到衙门里向僚属吩咐道。

    小相公入城的那一幕,历历在目。

    ……

    东扶风(今扶风县)。

    扶风地形起伏,岭谷相间,沟深坡陡。

    但作为京畿之地,官道修建异常宽广坚实。

    “轰隆隆……”

    此时此刻,原野万马齐奔,卷起烟尘,无数花草被马蹄践踏。

    周围乡里人们避让,不敢声张。

    这是朝廷所宣扬的“李贼”叛军。

    虽然朝廷说李贼与安贼类,暴戾恣睢。

    但李贼叛军只走官道和原野,不踏农田。

    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最多在乡县驻扎的时候,购买一些粮食。

    小相公的起兵口号是“清君侧,平叛乱”。

    清的是杨国忠,平的是安禄山。

    鉴于朝廷拉胯,李隆基舍弃长安,让许多百姓将希望寄托于小相公身上。

    一路的军纪,使百姓心安。

    在京兆地区,得知李瑄派兵到来,除了官吏和豪强,基本上没有百姓因李瑄的到来而逃跑。

    他们不仅相信李瑄,还相信李瑄的兵马能战胜安禄山的叛军。

    “启禀李帅,抓到一名长安宿卫。”

    一片丛林前,探马回来的时候,带着一名飞龙禁军的士卒。

    “带他上来!”

    李瑄招手,一名未戴兜鍪的禁军士卒被带到李瑄面前。

    半个月的突袭,终至扶风。

    李瑄的轻骑气势虽大,但没有大张旗鼓。

    军中只是普通的战旗,没有李瑄的帅旗。

    所过郡县,李瑄皆不出面。让人们以为这五千轻骑是车神塞率领,而非李瑄亲率。

    两种意义完全不同。

    “圣人现在哪个位置?”

    李瑄平静地询问这名飞龙禁军。

    早在前天的时候,李瑄的探马就先一步来到扶风。

    昨天晚上之时,他从留在长安的密探口中探听到潼关陷落,李隆基逃出长安的消息。

    这让李瑄惊喜不已!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做好追击李隆基,甚至围攻长安的准备。

    所以,李瑄昨夜未休息,带着天策卫一路奔袭至扶风。

    李隆基走的是陈仓道,也是入蜀最常走的一条路,这条道路上县、关隘众多,可以一路补给。

    如果走其他几条入蜀道路,在没有准备粮草辎重的情况下,不适合大部进发。

    李隆基南逃仓促,只顾布置,连一日粮草都未准备。

    所以扶风是李隆基必经之路,李隆基想绕道也来不及。

    “回天水王……圣人在金城县。”

    此飞龙禁军士卒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他见过李瑄,震惊“李贼”亲自领兵前来。

    看叛军骑士,无一例外,直着腰板立马于原地,马侧挂着弓箭,背负横刀,马上还有缰绳牵引着备用马匹。

    漫山遍野皆是。

    与飞龙禁军散漫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两军相遇,飞龙禁军定不堪一击。

    “杨贵妃,杨国忠,五杨,太子等都在吗?”

    李瑄又问道。

    “是,他们都追随圣人南下。”

    此飞龙禁军昨夜就开始远探,还不知太子已经北上,故点头应道。

    “集合,清君侧,杀杨国忠,救圣人!”

    李瑄下令队伍换乘奔袭。

    “呜呜……”

    号角声传递军令,一宿没睡,骑士们抖擞精神。

    他们听到清君侧即将开始,非常亢奋。

    “轰隆隆……”

    更多的探马被派到前方探路,五千骑兵在李瑄的率领下,以快步狂奔,尘土飞扬……

    ……

    四月十一,日昳以后,李隆基又一天颠簸,问高力士:“傍晚前能否找个地方歇息,前方有没有驿站?”

    “回圣人,前方马嵬驿!”

    高力士询问以后,向李隆基回答道:“这是个大驿站,傍晚时分就能到达。”

    大唐驿站分为七等,马嵬驿是最高等,建立在交通要道上,有五十匹马,还有驿楼、驿库等。

    “吩咐下去,到马嵬驿后停下休息,为禁军士卒寻找食物。”

    李隆基看玉环娘子面色苍白,提早停下,今日没必要再到深夜。

    “遵旨!”

    高力士领命传达前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