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将,改城  大唐天将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将,改城 (第2/3页)

    拔掉边令诚在安西军中的影响力。

    其他的僚属、主将,最多不得已奉献一些绢钱给边令诚。

    而贾崇瓘竟然在李瑄怼边令诚的时候,帮边令诚这死太监说话,李瑄一直耿耿于怀。

    这一瞬间,在大帐的将领、僚属、诸胡将领,无不惊诧。

    贾崇瓘好歹是于阗镇守使,是军中主将之一。

    此时的马璘、来瑱、浑瑊、李嗣业、车光倩、白孝德、卫伯玉、郝廷玉、论惟贞等,地位都不如贾崇瓘。

    在决策上,唯有主将能说得上话。

    所以李瑄一言不合免去贾崇瓘的职位,才会引来震惊。

    虽然迎来大胜,但这明显不是唐军的最终目的。

    奖惩还得战后,而不应该在现在。

    唯有河中诸国的将领,觉得大快人心。

    “末将若言语有失,李帅可惩罚,但直接罢免末将的军职,末将难以心服口服。”

    反应最激烈的,要属贾崇瓘了。

    他终于意识到在河中诸国面前讲这样的话不太合适。

    但他是为了唐军,前日还立下战功,并不甘心自己被突然罢免。

    “领兵打仗,不是率兽食人,大唐仁义之师,天威所过,泽被万族,所以才能得到诸族的尊重。怛罗斯城为什么会负隅顽抗,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李瑄斥责,并向贾崇瓘反问道。

    自从军起,李瑄就反感屠城,特别是屠杀、奸淫老幼妇孺。

    他所指的率兽食人,不是孟子所说的意思。

    而它的表面意思。

    将领带着一群没有脑子的野兽,游荡在旷野上想法设法“吃人”。

    自古以来,有的兵用率兽食人形容,再合适不过。

    人一旦释放心中的野兽,就会陷入欲望的深渊。

    那种喊着“抢钱、抢粮、抢女人”的兵痞,迟早会反噬。

    就如晚唐时期的牙兵一样,如同禽兽。

    罢免贾崇瓘,并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边令诚的人。

    更重要的是李瑄要趁着两场大战积累的威势,杀鸡儆猴!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遏制安西军。

    其中有众多胡人的安西军,入中原以后,一定会屠杀汉人百姓,奸淫汉人妇女。

    就像杜甫所记录的“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军官中”。

    李瑄从来不觉得这个时代的士兵高尚,所以在治军过程中,以“立功重赏”为基础。

    凡立功者,李瑄就给予平时数倍的赏赐。

    甚至因立军功而富贵。

    也重惩那些违反军纪的士兵。

    再配合李瑄的威势,使士兵们敬服。

    碎叶水之战,怛罗斯之战,已经确立李瑄在安西军中的绝对威望。

    使李瑄在战斗未结束的时候,敢挥鞭贾崇瓘。

    再看大帐中的人,神态各异。

    李瑄的老部下,如车神塞、张兴、鲁炅等,都知道李帅的为人和军规。

    从未想过冒犯。

    在贾崇瓘说出屠怛罗斯城的那一刻,车神塞就知道李帅要愤怒。

    李帅只是杀伐果断,但戾气一点都不重。

    戾气重,也不可能成为宰相,使各地百姓爱戴。

    僚属们也都知晓事情轻重,那些一上头,就杀人全家的人,一定会被政治老手玩弄于股掌之间。

    一直追随李瑄的刘单、岑参知道,李帅是非常合格的谋略者,喜怒不形于色,面对政敌,不会加害,全靠证据贬罪。

    贾崇瓘的屠城建议,说得没有脑子。

    与此同时,安西的赵崇玼、毕思琛、程千里等主将,非常害怕。

    高仙芝带安西军干过这种事情,以至于在贾崇瓘说出这番话后,本能地认同。

    如果李瑄在贾崇瓘话落后,直接询问他们,他们说不定会点头应是。

    好在李瑄没直接问他们,让他们躲过一劫。

    就像李瑄的反问,为什么怛罗斯城的石国守军会负隅顽抗?

    面对数万唐军围城,正常情况河中诸国没有这种与城池共存亡的魄力!

    所有人心里清楚,是安西军屠柘枝城,使怛罗斯城有玉石俱焚的意志。

    贾崇瓘是边令诚的人,虽然众将对其没有好感。

    但他们都感觉到一种新的意志降临到他们都头上。

    大唐的天水王,西域的天将军。

    这种份量,再桀骜不驯的士卒,也不敢哗变反抗。

    安西任何一军队,李瑄带着亲卫都能把他们冲了。

    更何况,安西的经略军、长城军,都以李瑄马首是瞻!

    死道友不死贫道,贾崇瓘当了出头鸟,程千里、毕思琛等不敢为他求情。

    能说上话的封常清,支持李瑄的决定。

    高仙芝屠柘枝城,是大唐经略西域以来最失败的行为。

    大唐想要经略河中,安抚河中诸族,为第一要务。

    拿下要屠城的贾崇瓘,使河中诸国明白李瑄和高仙芝不同。

    为了河中诸国,敢在关键时刻罢免主将。

    事实证明,李瑄的行为是对的,河中诸国敢动的稀里哗啦。

    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有天将之威,也有天人之心。

    这比大食好一万倍。

    他们回去以后,一定要在国中宣扬天将军。

    信仰已经紊乱的国家心想,与其信仰大食教,还不如信仰真的天将军。

    在他们看来,天将军的武力,和神灵也没什么区别。

    “末将知错,请李帅饶恕!”

    贾崇瓘不敢直视李瑄,想请罪认错,心中后悔极了。

    “人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令已出,不可更改!等战后我会向圣人禀告!”

    李瑄态度强硬,没接受贾崇瓘的认错。

    他说出去的话,从来不会朝令夕改。

    “李帅,末将请戴罪立功。”

    贾崇瓘还是不甘心。

    “叉出去……”

    李瑄不耐烦,下令将贾崇瓘带出大帐。

    李瑄亲卫上前,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贾崇瓘被拖出大帐。

    他没有反抗,李瑄心如铁。

    如今,贾崇瓘只能去俱兰城求见边令诚,希望边令诚能为他说清。

    “卫将军,你就暂代于阗镇守使的职位吧!”

    大帐内一阵安静后,李瑄看向卫伯玉。

    卫伯玉年仅三十岁,面方正而威武不凡。

    他本是河东安邑人,天生膂力,自幼习艺。

    在开元末到天宝初的这段时间,由于边塞诗在大唐广泛流传,西域的神秘和风俗人情,吸引众多有志者。

    在这个阶段,无数有志汉儿踏上西行之路。

    马璘、卫伯玉、郝廷玉、李嗣业、薛错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