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75章 北方的新传统 (第3/3页)
露。但我陆远名气大一点也没什么吧,未来说就不容易被概念抹杀。”
“倒也是这么个道理。”海螺赞同。
看到他们俩人不说话,这位贵族自顾自地聊了起来:“这里的很多种族比较弱小,没有能力跨越数万公里,前往您那边的交易市场。”
“所以我们就当了一回二道贩子,赚的不多,大概也就20%的利润。”
“还别说,挺畅销的,哈哈……”他自顾自拍了拍宽厚的熊掌。
“倒不是太大的问题。”陆远笑着说道,“如果您这里交易规模能够扩大,其实能够申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会专门派遣悬浮堡垒,定期运送物资过来。还能帮忙建设通讯设备。”
“我们已经和矮人一族、鸿象一族、长毛一族,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世界这么大,共同发展才是做大蛋糕的办法。”
“您可真是心胸宽广……愿意把利润让给我们。”熊猫人惊疑说道。
“倒也不是,在我们曾经的星球……这一条路线已经证明是走得通的。”
人类确实并不排斥其他种族当二道贩子赚钱。
这就好比是地球上的各大集团,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厂商直接直销给消费者的贸易额并不多。
遍地存在的小超市、小商店才是真正的护城河,因为一个个小商店往往代表着熟人网络,私域流量。
北境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用惯了人类的商品,就不容易更换了;使用了人类的工业标准,用惯了各种软件硬件,想要更改更是千难万难。
故而人类在悬浮堡垒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挑选几个热爱和平的种族建立贸易渠道,赶紧把货物推广出去才是王道。
听到陆远这么说,贵族们明显放下心来了,一个个沉默着思考着“战略合作伙伴”的利弊。
“对了,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晶能电视机,作为礼物送给您。”
电视机自然是好东西,这些长腿的熊人们,兴高采烈地收下了。
又奉上精美的大餐,此处除了蘑菇之外,还盛产冷水鱼类。
在附近就有一片充满了冰山的海洋,生命总是会寻找自己的出路。
那一片深海底部,是一个极大地热区,于是各种鱼类数量繁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莫不如是。
“此处的白天好像很漫长啊。”陆远吃了一口鱼肉,鱼皮的焦香与鱼肉的嫩滑形成了完美的对比,外皮微微酥脆,咬下去时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他指了指那斜斜的太阳,“难道北境也有极昼寂夜现象不成?”
“是的,和外地不太一样。”这位贵族回复道。
“一天大约有20个小时是白天,4个小时是黑夜。越往北,白天越长,一直到完全极昼。”
“不过到了某个临界点,白天会慢慢减少。在北方会不会有极夜,就不是我们能探查的了。”
“总而言之,哪怕阳光薄弱,太阳能依旧比较稳定。托了您文明的福,我们已经通过太阳灯、温室以及灵植场域,稳定种植高产量的植物了。”
“不出两年,周边大部分种族的粮食问题,都会被解决!”
这些家伙聊到此事,就眉飞色舞的。
“对了,您想要在这里待多长时间,是否需要召集周边种族的领袖?我们经营多年,有一些人望。”
“不必那么麻烦,我们就是来旅行的,不聊太多的政治。”陆远连忙摆手,“我们还想要到更加遥远的北方看看,据说那里的环境奇险,风光独特。”
“请问您这里有相应的地理地图吗?”
这些毛茸茸的家伙,全都有点失望。
陆远在这里多呆一秒钟,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啊。
至于地图,虽说是他们多年探索的底蕴,不过大宗师的面子,不能不给。
经过认真商讨后,他们给出了一份比较简单的地图。
上面画了个各种地理标记,山脉、峡谷、容易发生雪崩的地方,还有大名鼎鼎的甲烷湖泊!
“再向北三千公里,有一座巨大的山脉,名叫北方高原,那里便是我们能够忍受的冰冻极限了。”
“那一座山脉其实阻挡了很多冷空气,所以您抵达那座山脉后,就再也不能继续向前了。”
“这个联络器赠送给您,如果出了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呼唤我们。”
他们再三叮嘱,生怕这大宗师为了追求灵感,送了自己的小命。
到时候人类对他们宣战,麻烦可就大了!
陆远也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笑着说道:“多谢各位的款待。那么我在这里多留一阵子,多和各位工匠交流交流。”
……
……
陆远一共停留了七天,比预期的时间还多了五天。
他对这些温和的毛茸茸生物还挺有好感的——或许颜值才是这个世界第一生产力,这些胖墩墩的熊以素食以及鱼类为食,和大熊猫真的很像!
他特地多停留了一段时间,来教导本地工匠。
可惜的是,“场域工业化”太难,就算他尽心尽力指导,依然没有人能摸到“灵植场域”的门槛。
“哎,你们还是去工匠大学里重新进修吧……差太多了。。”
但不管怎么样,工匠们都足够感激了……至少他们见识到了最前沿的工匠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是怎么追求前方道路的。
特别是当陆远要前往那“北方朗玛”的时候,工匠们心中齐齐产生了一种追随之感——为了追求灵感,一个造诣如此之高的大宗师,居然能豁出生命危险,去挑战自然界的奇险之地!
对比起来,他们这些小虾米,还窝在大本营,享受着锦衣玉食!
这种大冒险的精神,才是值得提倡的啊!
陆远的一次登门拜访,无形间创造了一个传统:很多工匠的灵感匮乏的时候,都会去攀登那严酷的“北方朗玛”!
“当我们迎着那寒冷的风霜,躲过那灾难性的雪崩,一步一步攀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就能看见更加遥远的天空。”偶尔,老一代的工匠还会对新一代工匠讲述自己胡乱杜撰的故事。
于是这传统一代代流传,“北方朗玛”渐渐变成了工匠朝圣的场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