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9章 父慈子孝 (第2/3页)
的不了解,而这个未知的事物叫做火车……
“呜呜——”
当汽笛声再次作响,只见铺设了铁轨的操场上正在缓慢运动着一个庞然巨物。
站在朱高煦身旁,博士王甫戴上了厚厚的眼镜,手里拿着一本文册,以及便携式的毛笔。
毛笔没有墨水,却在摇晃过后能产生墨水直接书写。
“永乐号机车内有一个锅炉,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汽缸。”
“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轴列式为……”
王甫说着一些专业术语,朱高煦没有在意这些,只是指着那缓慢行动的蒸汽机车询问道:“机车多重,时速多少,能牵引多少重物,造价几何?”
朱高煦的问题一针见血,王甫闻言也一边写一边说道:“机车重五吨,最高时速三十里,满载时速(时辰)六里,能牵引十二吨货物。”
“不过车厢重量足有十吨,另外走六里需要消耗一吨煤炭,两吨水。”
“也就是说,现在的技术顶多保障两名交替火车驾驶员乘坐……”
“至于造价,永乐号的造价是三千六百四十二贯五分四厘。”
王甫推动眼镜,显得十分兴奋,并不觉得机车鸡肋,因为他们已经让蒸汽机车动起来了,剩下的问题只有如何提升效率。
“热效率不足,我估计现在机车的热效率只有不到3%,或者更低。”
朱高煦听完了王甫汇报给自己的数据后,果断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他并不会制造蒸汽机,但他记得蒸汽时代蒸汽机的热效率在6%~15%,二十世纪达到了20%~40%,就算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热效率似乎也有5%~8%的程度。
当然,那辆机车的数据也比大明永乐号要好上许多,重量折算为明制后,那大概是机车重七吨半,时速十三里,能牵引十六吨货物,五节车,可乘七十名旅客。
这辆机车被发明后,时隔十一年后,由乔治·斯蒂芬森改进的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车厢载有四百多名乘客和九十吨货物,以时速二十四公里的速度跑完了四十公里的路程。
五年后,人类开始进入火车时代,各国也因为火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手中实控疆域不断扩大。
熟知这一切的朱高煦和王甫一样,并不觉得当下“龟速”前进的永乐号是鸡肋,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开始。
历史上乔治·斯蒂芬森在少量资助的情况下,就能在十几年时间里帮助英国步入火车时代,那拥有数百万学子的大明朝没有理由会比他更慢。
他们用了十年时间,将这个四百年后才会出现的东西发明出来,也能用十年时间,让大明进入火车时代。
对于三十二岁的朱高煦来说,他很笃定自己还有十二年的时间,毕竟历史上他活到了四十六,而且是非正常死亡。
“十年后,我要看到它的数据倍数增长,并且能在大明的官道上疾驰。”
朱高煦看向王甫,王甫却作揖道:“殿下放心,臣等已经有了眉目,只需要三年时间,数据就能倍数增长,最多二十年时间,就能让永乐号达到您的预期。”
王甫作为研究这方面的博士,自然看过朱高煦给出的课题,以及课题中预期的数据。
朱高煦在永乐二年给出了大明所需蒸汽机车的预期数据,即最高时速一百五十里,满载时速七十里、载重二百吨,载客五百人。
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那大明许多疆域都能得到巩固。
算上休息,顶多七天,南京就可以将江南的兵力投送到哈密,十天就能投送到伊犁河谷。
如果从北京出发,那时间还能更短,更重要的是,能将江南的物资运送到漠北地区,而这是解决游牧民族问题的保证。
以明军的实力,只需要两万人就可以控制整个漠北,而两万人的物资,只需要这样数据的火车出发五十六次,就能满足全年补给。
“这就是火车?”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忽的,熟悉的声音在朱高煦身后响起,那声音中带着丝诧异,紧接着就是张玉他们的唱礼声。
朱高煦与王甫回头看去,果然见到了朱棣、朱瞻壑以及王彦。
此刻,他们三人正惊讶于轨道上火车的速度,但朱棣最先恢复平常,有些挑剔道:“这速度太慢了些……”
“一开始确实不快,但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速度就能达到日行七八百里的程度,届时不管从南京还是北京出兵,不管是前往漠北还是西南,都能将时间控制在半个月内。”
“甚至就算是西域,也能在半个月内运送数万兵马前往,唯一的问题就是轨道铺设。”
朱高煦与朱棣解释着,同时说起了铁轨,朱高煦都不免头疼起来。
这个时代的百姓虽然不像晚清那么贫穷,但也富裕不了太多,只能说吃饱和暖,对于每斤十几文的铁价不可能不动心。
要知道按照太学的铁轨重量来看,一根铁轨起码重一百斤,一百斤铁轨就是上千文。
想要运行火车,还得设置足够多的铁道部队来维护才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七八百里?”
朱棣咋舌,他没想到这玩意能跑这么快,不过就刚才老二来说的看,现在这火车也能日行七十二里,和明军行军速度不分上下了。
“别说七八百里,就是日行三百里,我都得要封你王甫为伯!”
朱棣看着王甫,十分认真的开口,让王甫连忙作揖:“臣定当竭心尽力!”
王甫唱礼作罢,不等朱棣开口,朱高煦就先一步道:“这次参与研究的,每人升授一阶世袭散阶,没有散阶的授正七品从仕郎散阶。”
“除此之外,你赏钱千贯,太学士赏三百贯,普通学子赏百贯!”
“谢殿下赏赐!”王甫再度躬身,脸上笑容灿烂如菊花一般。
“这火车可以停下吧?”
朱棣目光一直在火车上,想要看看这玩意会不会是糊弄人的,毕竟这么慢的速度,在火车里装几匹马似乎也能达到。
“是,臣这就让火车停下。”
王甫见皇帝感兴趣,当即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