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6章 旧人将去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6章 旧人将去 (第2/3页)

疯狗。

    “这群人一直弹劾巡察制度,你觉得是巡察制度不好,还是他们害怕?”

    春和殿内,朱高煦坐在位置上端起茶杯询问面前的夏原吉。

    作为吏部尚书的夏原吉闻言颔首:“巡察制度是好的,但您给他们下任务,每两年必须达标,这就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这样的气氛,让各地官员人人自危,从而做事小心谨慎,偏向保守。”

    “不过……”夏原吉顿了顿,又补充道:“这样的风气,对于百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他觉得巡察制度有利有弊,朱高煦也是这么觉得的,因此他抿了一口茶水后便放下茶杯道:

    “任何政策执行不好都是双刃剑,因此我才会在巡察御史弹劾后,设置京审制度。”

    “虽然麻烦繁琐,但总归能减少部分冤假错案。”

    京审制度,就是派京城官员前往地方,在某段时间提审官吏,经过调查后判定是否违反《大明律》。

    如果没有,属于冤假错案,那弹劾的巡察御史就会遭受惩罚,一般就是降职一级。

    当然,如果被弹劾的人背景大,能把京城派来的人也给收买,那巡察御史便要遭受委屈,因此京审制度中派遣的官员,通常都是比较正直,与任何党派没有关联的官员。

    “过去几年里,浙江、江西的官员胥吏被弹劾不在少数,大多都已经缉拿归案,而他们空悬的位置,也由新政官员顶替。”

    “你帮我算算,现在浙江与江西,有多少官员是支持新政的,有多少是反对的?”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夏原吉闻言却不假思索的回应道:

    “其实官员们都支持朝廷的新政,但他们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

    “朝廷要扫除天下胥吏,本意也就是扫除地方上的豪强士绅。”

    “对于流官来说,他们治理地方最大的阻碍,其实也是这群人。”

    “不过要是朝廷没能清扫干净,被抓住把柄的官员们,难免会后怕。”

    夏原吉的意思挺简单,那就是地方官员和地方豪强士绅有勾结,互相有把柄是正常的。

    现在朝廷新政的推行,是要一杆子的把地方官员和豪强士绅都打死,所以阻力比较大。

    可如果改换方向,只打死地方上的豪强士绅,让皇权可以下到乡镇,同时保留地方官员的一切,那地方官员自然会选择支持朝廷。

    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那新政早就在大明全面推行了。

    这一点,朱高煦自然也知道,但他可不准备和这群地方官员妥协。

    就洪武年间的几场大案来说,朱高煦发现对官员越妥协,他们只会越来越蹬鼻子上脸。

    老朱的南北榜案本意是不想闹大,结果这群人就以为老朱不行了。

    事实证明,老朱当时确实不太行了,但之所以这群人敢于跳梁,还不是因为老朱多年没有对他们下手,一直在整理淮西勋贵的事情。

    但凡老朱对这群人足够狠,朱高煦就不相信这群人还会胆大的一直跳梁。

    《黄册》、《鱼鳞图册》数额多年不变,或者几乎没变就是对老朱的试探。

    作为一個皇帝,人口、军队、财政是必须要掌握的三要素。

    想要清楚这些,就必须整顿好吏治,所以朱高煦才会做第一个大规模派遣流吏的人。

    本土豪强士绅走出的胥吏,即便被百姓弹劾,他也能依仗自己在本地的实力对百姓进行报复。

    可流吏不行,流吏的权力都在他身上的那层皮上。

    只要这层皮被扒下来,曾经他引以为傲的各种人脉都会坍塌。

    旁人也不会为了他一个平头百姓去报复另一个平头百姓,除非他出的价钱更高。

    “新政的事情我不会改,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的事情我也不会做。”

    朱高煦给出了夏原吉答案,夏原吉闻言欲言又止。

    在旁人看来,他只是朱高煦手中的棋子,但他十分清楚,旁人这么看,是因为朱高煦把自己保护的很好。

    不止是他,就连黄福、亦失哈也是如此。

    朱高煦麾下文臣中,稍微露出锋芒的便只有率领新政派站在庙堂的孙铖。

    “半月前,黔国公和曹国公已经开始对广西土司改土归流。”

    “大藤峡和地方上一时间冒出的叛军不下十万,但以他们俩的手段,想降服这里并不困难。”

    “我现在在意的,唯有钱粮之事。”

    朱高煦一直没有轻视李景隆,虽然他打不过朱棣,甚至被朱棣压着打,但他也仅仅是打不过朱棣他们几个罢了。

    朱元璋临终前留下的四个统帅分别是朱棣、宋晟、沐春、李景隆。

    李景隆打不过前面三个,但打其它人就是手拿把掐,这点从他过去十几年在广西平定土司的功绩就能看出。

    广西土司实力并不弱于贵州土司,毕竟从南宋开始,安南就一直在广西扶持土司,因此当地土司实力也算深厚。

    之所以现在才能拉出十万兵马,主要原因就是杨文、李景隆、盛庸的多重打击。

    在朱高煦看来,以当下的速度,最多三个月,就能结束叛乱,唯有大藤峡的瑶苗叛乱比较难以收拾。

    这地方在历史上闹了二百五十余年,直到天启年间才被彻底镇压汉化。

    对于这块地方,朱高煦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所需要的兵力也不多。

    只需要让盛庸领两卫兵马日常巡查,打击当地盗寇,用不了十年就能把当地苗瑶给彻底镇压,不敢再造次。

    只是这么一来,大明每年就需要在当地固定一笔开支了。

    朱高煦提前与夏原吉商量,意思就是让他回去和郭资讨论讨论。

    “钱粮之事倒也不用担心,舰队两次下西洋带回的香料,至今还未处理完全。”

    “以每年处理五百吨来算,起码需要三年才能处理干净,每年能收获二百万贯。”

    夏原吉汇报了香料的事情,朱高煦闻言也颔首,对于夏原吉主管吏部,兼管户部的结果十分放心。

    他正准备说什么,却见殿门的班值太监突然走了出去,片刻后走回来,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