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2章 皇明宗规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2章 皇明宗规 (第2/3页)

眼这个存放了整个华夏自永乐以前所有文化瑰宝的地方,背对着姚广孝询问道:

    “少师,印刷的雕版制作如何?”

    “已经做好了,随时可以印刷。”姚广孝站在朱高煦身后轻声说着,随后又道:

    “只需要拓印副本,然后让一千五百名工匠印刷,大概一年就可以印刷二十本副本。”

    “不过以下面官员的推算,印刷一本副本,大概需要耗费三千余贯钱。”

    不得不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确实好用,而铜活字印刷更是避免了雕版字体出错,就是制作难度比木质要大。

    “不过就是三千余贯罢了。”

    面对拓印的成本,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先印刷二十本副本,分置南北京,以及各中学图书馆。”

    话音落下,朱高煦回头看向姚广孝:“少师觉得,我会逼我父亲退位吗?”

    朱高煦的话风扭转很快,让姚广孝都有些跟不上。

    “殿下需要吗?”姚广孝反问朱高煦,毕竟他已经从朱棣那里听到了这两父子之间达成的那些约定。

    在姚广孝看来,朱棣确实舍不得权力,但如果能维持北征这件事,那朱棣也没有必要执着,甚至闹的父子间隙。

    朱棣对于这三个儿子,始终下不了狠心。

    如果是其它妃嫔生的儿子敢用朱高煦的口吻和朱棣说话,那即便这个庶子有天大的能耐和势力,朱棣也会想办法连根拔起。

    但是面对朱高煦,朱棣只能叹气一声,默默接受结局。

    姚广孝的话落下,朱高煦也摸了摸八字胡,对他开口道:“少师才干非凡,朝廷还需要少师。”

    “贫僧已经老迈不堪用,只愿常伴青灯古佛。”姚广孝行了一礼,拒绝了朱高煦的邀请。

    这份拒绝在朱高煦意料之中,但他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失望。

    显然,姚广孝不愿意去赌未来的事情,毕竟他已经看过太多狡兔死、走狗烹的史料。

    正因如此,在朱棣和他之间,姚广孝没有选择任何一人,而是默默地在鸡鸣寺吃斋念佛。

    对于朱棣和朱高煦给他安排的事情,他也是如其所想的照办,没有掺杂任何私货。

    老和尚的态度十分明显,但惜才的朱高煦依旧惋惜。

    “大报恩寺修建完成后,少师可以移居那里,继续诵经。”

    朱高煦交代一声,便见姚广孝行礼退下。

    见状,他也走出了古今典籍馆,乘坐步舆准备返回春和殿。

    不过就在他返回春和殿的路上,隔着老远便瞧见了亦失哈神色匆匆的小跑而来。

    朱高煦见状抬手制止步舆前进,随后便瞧见亦失哈小跑来到他步舆一旁跪下叩首,这样的举动让朱高煦心里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六军都督府传来消息,西宁侯宋晟十日前薨逝,享寿六十九。”

    “此外,六部也传来消息,前户部尚书郁新两日前薨逝,享寿命六十五……”

    亦失哈气喘吁吁的声音不断在朱高煦脑中回响,他与宋晟并没有过交集,记忆中也不记得宋晟活了多长,因此他还想着等日后西征时让宋晟大放光彩。

    只是没想到,宋晟连这么几年都等不了,便先一步走了。

    至于郁新,对于他能活到现在,朱高煦已经十分高兴了,毕竟他记得郁新在永乐朝没活几年便卒于任上了。

    算起来,郁新提前两年致仕的结果,便是比历史上多活了四五年。

    “辍朝三日,赐给葬祭,追封宋晟为宁国公,西宁侯爵由其子宋瑄承袭,谥号武襄。”

    “郁新劳苦功高,赐其子正三品文散阶,世袭降阶,谥号文忠。”

    沉默良久,朱高煦将自己的安排给说了出来。

    亦失哈没有言语回应,而是顿首再三后起身。

    经历了徐皇后的事情之后,似乎许多人的生死都只能让朱高煦感觉胸口沉闷,却是难以感受到那种鼻头一酸的滋味了。

    其实他早就做好了老臣渐渐去世的准备,所以他才会这么频繁的在西南发动战事。

    现如今的北边将领中,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就是五十岁的平安,其它基本都是四十几、三十几的存在。

    相较于北边,南边就差了许多。

    顾成已经八十一岁,何福与瞿能则是六十七八,李景隆五十一,沐春四十八……

    稍微年轻的,就是傅让、王瑄、张辅、孟瑛、张纯他们这群三十多的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都不得不佩服顾成、何福、瞿能他们三个。

    这样的年纪,居然还能再战场上大杀四方,如果提前两年闲置休息,估计都能活到八九十。

    想到这里,朱高煦啧啧几声,顺带着已经准备要着手布置南方了。

    “沐春有儿子没?”

    朱高煦突然想起历史上三十六岁无子而逝的沐春,不由好奇询问。

    “黔国公老年得子,如今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在膝下,长子沐毅九岁,次子沐徽五岁,女儿唤红娘。”

    “嗯……”听到亦失哈的话,朱高煦颔首道:

    “沐毅是沐春常年带在身边,还是留在昆明家中?”

    几次交流,朱高煦也大概知道沐春是什么样的人了,他和他父亲一样,十分忠正,不像他那几个兄弟一样,各自有自己的小九九。

    沐春之所以能和沐英一样,很大原因是沐英一直把沐春带在身边,而沐晟几人则是交给女眷们养大。

    沐氏坐镇云南,如果能多出几个像沐英、沐春这样的人,那会减少朝廷很多心力。

    历史上如果坐镇云南的是沐春,朱棣也不会耗费心力的去制衡云南内部情况。

    沐春可以做到开辟耕地三十万亩,一亩不留的都发给百姓,但沐晟不会。

    沐家侵吞耕地,就是从沐晟开始的。

    “五岁以前由女眷养大,后来黔国公自己亲自带了两年,现在好像因为广西的事情,又要放回家中给女眷照顾了。”

    亦失哈将自己掌握到的事情全部告诉朱高煦,朱高煦听后颔首道:

    “这样吧,你传我的教令,就说我想把沐毅、沐徽养在身边,给皇孙作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