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9章 硬顶上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29章 硬顶上 (第2/3页)

,毕竟朱棣的骑兵携带了六十门野战炮,并且由三马拉拽,一天能行军八十里。

    “你们忘记我们是怎么被击败了的吗?”

    忽的,有一名万户突然开口,众人纷纷看去。

    “也先土干,你想说什么?”

    一名万户质问被称呼为也先土干的那人,那也先土干也直截了当道:

    “我的话很明显,那就是朱棣既然能击败我们,自然就能击败马哈木。”

    “别忘了,明军有火枪和火炮,他们真的想突出山谷,马哈木根本拦不住。”

    “况且马哈木他们在漠西,我们在漠东,距离明军很近。”

    “明军收拾不了马哈木,还收拾不了我们吗?”

    “哼!”听到这话,有的贵族不服道:“朱棣、王义、孟章、朱能如果被俘,那还有谁能救他们?”

    “呵!”听到这话,也先土干也笑道:“你们是不是忘记,到底是谁把哈剌兀打得抱头鼠窜?另外海喇儿留守的丘福也不是好相与的。”

    “万一朱棣出了什么事,南边的朱高煦北上,那我们的日子恐怕比现在还要难受!”

    也先土干这话让众人心里一紧,他们虽然不了解朱高煦,但架不住阿鲁台了解朱高煦,并且还在这次北征途中和他们说过关于朱高煦的那些事情。

    在他们看来,朱高煦可比朱棣狠多了,最少朱棣对蒙古人还算比较“怀柔”。

    反观朱高煦,他活埋哈剌兀及其麾下兵马的事情被阿鲁台带回传播后,东蒙古贵族们便对朱高煦产生了忌惮。

    尤其当他们知道朱高煦对兀良哈和女真、南军战绩后,他们心里更是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家伙产生了几分畏惧。

    时间一点点过去,气氛渐渐压抑起来。

    末了,阿力台才做出决断:“只是在外围围堵罢了,如果朱棣出不来,我们立马派人南下横穿大戈壁去甘肃二镇传递消息,如果朱棣能出来,我们就尽力表现,两不得罪。”

    “是!”听到阿力台做主,众人纷纷点头应下了决定。

    休息了四个时辰后,阿力台率领一万六千余骑兵向山坳奔走而去,与此同时的河谷之中,本雅失里则是被他的侄子脱欢看守着。

    马哈木留下了三千多骑兵供脱欢指挥,让脱欢看管好他的叔叔,蒙古人的元裔本雅失里,以及保护好十余万东迁的部众。

    至于河谷西边的战事,则是有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坐镇。

    虽然是夏季,但凌晨的河谷依旧寒风凌冽。

    脱欢带兵巡视了部众,现在他们距离主战场有四十余里,明天得想办法继续向东走三十里,然后渡过色楞格河,等待这一仗的结果。

    在脱欢看来,他的父亲不会输,但他却忍不住的担心。

    “台吉,您不用担心,即便我们无法围歼朱棣,也能从容撤退。”

    “您必须养好精神,带着我们明天渡过色楞格河。”

    千户安慰着十三岁的脱欢,脱欢也点了点头,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懂事许多。

    “我的舅舅现在在干嘛?”

    脱欢不忘关注自家舅舅,千户也回答道:“他在自己的帐篷里。”

    “看好他的手下,别给他们趁乱突围的机会。”脱欢交代了一句。

    虽然是舅舅,可本雅失里的价值他也很清楚。

    现在大战即将开始,如果本雅失里带着他的那些人搞事情,那很有可能会影响全局。

    想到这里,脱欢眼神都冷冽了许多。

    与此同时,休息了几个时辰的马哈木从帐篷之中走出,站在黑夜的高丘边缘,低头看着低处休息的明军。

    “他们脱了甲胄没有?”

    马哈木询问自己身边的贵族们,他们纷纷摇头:“我们的哨骑没办法靠近他们,不过他们应该不敢在这种情况下脱下甲胄休息。”

    “火器吗……”马哈木略皱眉头,同时看了一眼天色。

    “大汗,为什么我们要进入河谷,明明在平原我们更能进退自如。”

    一名贵族忍不住询问,马哈木则是看着天上的浮云,脸上挂起笑容:“明天你就知道了。”

    “明天,就是我擒龙的日子……”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马哈木忍不住的激动起来,然而他的想法已经被朱棣所洞察。

    休息三个时辰的朱棣起夜,首先看的便是上空的天色。

    他眉头紧皱,伸出手感受了一下风的速度,随后和身边人要来了一支燧发马枪。

    在兵卒装药后,他果断扣动扳机,然而以往点火率高达六成的燧发马枪,此时却哑火了。

    朱棣连续扣动两次扳机,最终才点燃了药室的火药,在漆黑的夜里发出了清脆的枪声。

    “把军中指挥使及以上的将领召来我的大帐。”

    见识了刚才的情况后,朱棣紧急将孟章、王义等人全部召集而来。

    一刻钟后,朱棣坐在帐篷之中,依旧镇定的说道:“马哈木引我们进入河谷有很多原因,其中主要是天气。”

    “我看了看天色,明日即便不是下雨,也应该是大雾天。”

    “按照老二的说法,大雾天空气湿度大,所以燧发枪的点火率会下降,火绳枪更为稳定。”

    “另外,我察觉到了今夜的风速也很大,这说明明日很可能会下雨。”

    “这种情况,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朱棣询问众人意见,但姿态却依旧不减,显然他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在堑壕之中挖深排水渠,然后在堑壕上方铺上帐篷,躲在帐篷里射击。”

    “不行,那样不利于排枪,我们应该趁现在还没下雨,主动出击。”

    “天色太黑,不如再等两小时清晨出兵。”

    “清晨河谷一定有大雾,点火率会下降。”

    指挥使们争吵一团,朱棣见状看向朱能,朱能也没有辜负朱棣的目光,不假思索的起身作揖道:

    “火枪用不了就用不了,只要火炮能用就行,况且平日里训练,弟兄们都没抛下短兵交击的本事,我军完全可以用帐篷为火炮遮风挡雨,开炮时掀开帐帘,对马哈木正在冲锋的骑兵炮击就足够。”

    “况且,下雨我军不好打,胡兵就好打?”

    “他们居高临下,一旦下雨,山体必然湿滑,届时恐怕还没冲到我军面前,便要栽倒一大片。”

    “此外,下雨使用弓箭的成本极大,自古以来除了前元在攻打南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