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8章 枭雄终焉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48章 枭雄终焉 (第2/3页)

全卫皆战兵,军饷、粮饷都按照渤海进行发放,所以维护费用并不低。

    眼下维持六十一个火器卫,近三十五万职业军队就让六军都督府的军屯籽粮难以支撑,每年都需要从户部额外拨款。

    以六军都督府的情况来说,在维持现有的卫所制度下,顶多再维持五十六个火器卫就已经是极限。

    好在现在四川都司执行新政,原本的十一个卫所将会裁撤,取而代之的是六个火器卫。

    虽说这样,四川都司的军屯籽粮收入会消失,但同时户部也需要定额向六军都督府拨款。

    “二十个火器卫,能参战的有多少?”

    朱棣知道云南边陲闹得不可开交,各省土司也需要火器卫威慑,所以直接询问朱高煦可以调动多少军队。

    “调动十二个没有问题。”朱高煦回答,朱棣与郭资他们也简单盘算。

    十二个卫就是六万七千二百人,尽数是战兵。

    这六万七千人如果参与到贵州的改土归流中,那除非四大土司团结起来,不然还真对付不了他们。

    “招抚土司还是以利诱为主。”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朱高煦也道:“按照实力大小不同,分别授予正一品左、右柱国,到正五品骁骑尉的散阶,可以世袭逐代削阶。”

    “例如四大土司如果愿意接受招抚,那朝廷可以授予他们左右柱国的武勋,起码能承袭十四代子孙。”

    朱高煦的说法看似为朝廷增加了负担,但实际上是减轻了负担。

    按照正一品武勋俸禄年俸米四百八十石,钱二百八十八贯来算,哪怕世袭三百年也不到十五万石,九万贯。

    可如果四大土司骑兵叛乱,就拿杨应龙之乱来举例,那所耗费的钱粮可是足够应付数十家大土司了。

    “仅是如此,恐怕不足以让他们接受招抚。”

    朱棣皱眉,朱高煦也补充道:“自然不会仅是如此,除了世袭的武勋外,他们在当地的田亩可以保留一半,剩余交给朝廷就足够,他们麾下的武官也是如此。”

    “这倒不错,但还是得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接受。”朱棣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大军出兵,能给这群土司留一个世袭武勋和一半的耕地已经不错了。

    没有了军队后的他们完全可以挥霍每年耕地的产出,日子会比现在过的更舒服。

    不过朱棣也知道,对于当惯了土皇帝的土司们来说,他们绝不会轻易的舍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除非他们无路可退,不然绝不会接受招抚。

    好在朱棣也没指望他们会全部接受招抚,如果真的全部接受招抚,那贵州的局势反倒会很难看。

    “这件事先不要声张,等四川的新政推行的差不多,云桂川的二十个火器卫准备就绪,粮草调动完毕再动手。”

    “另外,湖广也训练三个火器卫,避免土司攻入湖广境内。”

    说到这里,朱棣对郭资开口道:“六军都督府的钱粮,每年都需要补足并结余二百万贯。”

    “今年的黄册回禀暂时不用上奏,先搁置一下。”

    “臣领命。”郭资应下,朱高煦也没有打岔。

    在他看来,大明各省数据除了关外和山东都明显失真,即便每年汇报,估计也产生不了什么太大变化,这点从去年的情况就能看出。

    与其这样,倒不如等明年年末四川新政走上正轨,到时候再统一汇报。

    朱高煦沉默着,朱棣却与夏原吉、黄福等人谈起了治理吴淞江和黄河的事情。

    由于朱高煦的介入,吴淞江的治理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因此永乐年间本该发生的吴淞江水患没有发生,间接为朝廷省下了数百万石的蠲免。

    不过即便如此,吴淞江的治理工作却也没有那么容易,至少从黄福和夏原吉的汇报来看,它还得消耗大明好几年的钱粮。

    “陛下,礼部尚书李至刚求见。”

    正在众人商议国事的时候,门口的班值太监作揖开口,朱棣则是回应:“宣”

    “臣礼部尚书李至刚,参见陛下,陛下万福安康……”

    不多时,李至刚走进殿内作揖,朱棣也开门见山:“有事起奏。”

    “回陛下,朝鲜权知国事李芳远遣陪臣朴山言来朝。”

    李至刚将问题说出,随后解释起来:“朴山言上疏朝廷与日本贸易紧密,致使许多朝鲜商人没了贸易机会。”

    “此外,其国东北部,我朝建州二卫女真盘踞其国国土,请陛下调离他们。”

    他将朝鲜的问题解释清楚,朱棣闻言却将目光看向了朱高煦。

    朝鲜的事情他一直没有参与,都是朱高煦在操作,因此他自然不准备插手。

    “上次朝鲜派遣使臣前来,我便与他们说过,那地方是我朝国土,而非朝鲜国土。”

    “此外,朝鲜商人没有了参与贸易的机会,那可以加入到朝廷对西洋的民营贸易中,现在是日本不与朝鲜做生意,而非朝廷不让日本和朝鲜做生意。”

    面对朝鲜国,朱高煦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不然他也不会让建州二卫在合兰府扎根,同时在定辽驻扎两个火器卫监视朝鲜举动了。

    只要朝鲜敢进攻建州二卫,定辽府的两个火器卫就会立马渡过鸭绿江,让李芳远知道父亲是怎么教训不孝子的。

    “殿下,合兰府土地贫瘠……”

    “天朝土地没有一寸多余!”

    李至刚还想劝劝朱高煦,可朱高煦却直接开口打断他的劝阻,同时继续说道:

    “你就这样回答他们,如果他们能找到比天朝更早统治这块土地的史料,那朝廷就把这块地方给他们。”

    “三个月后,朝廷会派遣郑和出使开城,让他们好好迎接。”

    朱高煦斩钉截铁的话,让李至刚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外交工作,而朱棣见状也询问李至刚:

    “朝廷的朝贡之宴准备如何了?”

    朝贡之宴,这是从去年郑和回归到现在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