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5章 挟父自重  靖难攻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05章 挟父自重 (第2/3页)

等群岛。

    虽然不及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海岛鸟粪丰富,但也足够使用开采。

    就拿西沙之中的西沙东岛来说,二战时日本只是几年时间就掠夺了二十多万吨天然的砱肥,将其运回本土,满足了日本肥料的部分缺口。

    到了后世五十年代,依靠人力,广东一个公司也凭借五百多人上岛开采砱肥,巅峰时年产量达到好几万吨,完全是露天手工开采。

    朱高煦记得这些海岛的天然肥料,直到后世都一直没有开采完,每个十年一座岛就能堆积起超过五厘米的天然肥料。

    这些肥料如果能够形成产业链,那完全可以作用在大明的农业上。

    以五十年代手工开采,都能从南海开采回几十万吨各类天然肥料的产量来看,只要操作得当,朱高煦也能从南海获得不少于五十年代的产量,并且由于没有人开发过,兴许他能获得的数量还会更多。

    以每亩不到百斤的投入来说,几十万吨,足够作用在数百乃至千万亩耕地上。

    按照朱高煦从南京了解到的农肥价格,仅这个产业,就能让大明每年获利不少于三十万贯。

    这听上去似乎不多,但只要形成了产业,这笔银子就能源源不断的被收入国库,而且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用朱高煦在前世单位与领导开会的话来说,这就是做大蛋糕。

    “三十万贯,只需要投入几千人……”

    朱高煦一想到南海的鸟粪就能带来如此大的收益,心里不免有些牙疼。

    只可惜他就藩的地方在吉林城,暂时还摸不到南海,不然仅这笔收入,就能解决他当下的燃眉之急。

    “殿下您要是想,我可以让我父亲将这些海岛记下。”

    杨展看着朱高煦的表情古怪,便主动提出了这个要求。

    朱高煦听后也将思绪放回到现实,笑着点头:“好,你让你父亲多多巡些这样的海岛,日后我有用。”

    他说完这件事后,又想到了杨展所说的疍户一事。

    对于疍户,他前世了解过一些。

    这些百姓常年居住在船上,分布在长江、两广及福建一带,靠捕鱼、船运和采珠为生。

    有关他们的记载,从自晋朝时就开始了,不过历代统治者基本都将他们打为了贱籍,因此被沿海百姓所歧视。

    他们不能上岸居住,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与汉民通婚,还常常被课以重税。

    由于只能在水上居住,所以他们一穷二白,根本没有任何手段能与统治者抗衡。

    疍户想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就只能期望统治阶级可以大发慈悲,然而他们的命运在历朝历代都未曾改变过。

    清朝时期,雍正在位时明面上开始宣布废除疍户的贱籍,但一直没有实际的施政方案,直到后世建国,才第一次开始大规模组织疍户上岸居住,为他们建设房屋与学校,才算是逐渐消除了疍户的存在。

    对于这些歧视,尽管朱高煦已经来到了大明朝四年,可他依旧不理解。

    在他看来,沿海数万疍户,那都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不管是移民还是实边,他们都可以出一把子力气。

    “如果把疍户集中居住,让他们驾船去海上收集鸟粪如何?”

    一时间,朱高煦脑中闪过了这样的想法。

    在他看来,这是可行的,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把他们安排到哪里。

    这件事情,自己得记下来,日后靖难成功,便要拿出来施行。

    朱高煦在心中沉思,随后又与杨展说起了其它南边的所见所闻。

    不过除了疍户与鸟粪岛外,杨展所说的其它事情,大部分都与朱高煦知道的没有太大差别。

    对于西南的改土归流,说到底并没有太多的民族问题,有的只是阶级利益问题。

    西南的土司虽然多,但朱高煦已经在黑水城弄出了火绳枪与加农炮,只要靖难能够成功,他完全可以选几名大将,一路横扫过去。

    怎么改土归流?那自然是用后世的办法了。

    稍微改一改,直接改成‘打土司、分田地’,然后具体落实政策就可以完成改土归流。

    当然,总结为一句话还是有些过于简单,实际上还是需要许多措施的。

    老朱弄天下富户引起了反噬,而杀天下土司也一样不容易。

    这里的不容易,不是指土司有多么难以对付,而是应该担心大明朝内部的那群乡绅富户。

    如果西南土司解决,那这群乡绅富户想的,恐怕就是如何瓜分西南土司的财富了。

    至于土司治下被解放的百姓,甚至是汉人百姓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因此在有效开疆拓土的情况下,皇帝面对的最大对手不是土司和敌国,而是己方的乡绅富户。

    从朱元璋不断迁徙富户前往应天、凤阳,朱高煦就明白了这一点。

    集中天下富户于京师,固然会让他们能与权贵接触,获得更多政治助力,但如果迁徙富户足够频繁,那富户所能聚拢的财富则是十分有限的。

    如老朱一样,每隔几年就迁徙富户入京师,这些富户虽有田数百亩,但一旦变卖田产进入京城,他们就需要面对京城的各种高额支出。

    不管是重新购置田地,还是购置房产屋舍,这些都需要花钱,都需要消耗他们的财力。

    做完了这些事情,他们还有多少钱粮去拉拢官员?

    集中天下富户与庙堂官员与京师,然后再用锦衣卫进行渗透,这么一来,天下大半的乡绅富户都在他的监视下,他们要做什么,皇帝本人都能清楚明了。

    只要能清楚明了,就能借招拆招,将一个个问题化解。

    历年被迁徙入京师的富户,都在与权贵攀上关系的同时,遭到了老朱的政治清洗。

    当初投靠浙西、淮西那些入京师富户们,眼下早已换了身份,以罪犯的身份被发配去了边塞蛮荒之地。

    他们进入南京城后所置办的田舍房屋,也尽数被老朱收入囊中,等待下一批富户入住。

    只是很可惜,朱高煦遇到了迟暮之年的老朱,没能看到老朱是如何整治这批人的。

    他去年迁徙入南京的富户们,恐怕会侥幸的逃过一劫。

    越了解老朱,朱高煦就越害怕他,有这样的人在,对于大明的秩序来说是好事,可对于自己来说却并不是。

    自己已经做了太多事情,尤其是这其中还牵扯到了锻造火炮火枪,私下秘密招兵等事情。

    老朱活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