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被唤醒的腓特烈二世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 被唤醒的腓特烈二世 (第2/3页)

长安,距离超过四千七百多公里,若是乘坐马车的话,估计要花两到三个多月,若是用两条腿走的话,呃,那怕是要半年?亦或一年?

    但乘坐火车,弗里德里希王子及随行普鲁士使团仅用了不到八天时间,一个令人惊叹的速度。

    长安城,齐国的首都,给所有到访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磅礴,充分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深厚底蕴和雄大气势,让人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富庶和强大。

    城市中心是一条宽敞的大街,两侧是高耸的建筑,层层叠起的阁楼和塔楼,玻璃幕墙和石材立面,装饰着城市的繁华景象。

    街道两旁,人们熙熙攘攘,有着各式各样的商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城市的繁荣和齐国的强盛。城市的建筑风格,也展现了这个国家传统的华夏文化底蕴和东方艺术水平。

    整个城市的环境和氛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工业发达、商业繁盛的国家首都的气派和宏伟。

    尽管一路上所见所闻,让弗里德里希王子切实感受到了齐国的发达和先进,他们能制霸东方,统治印度洋,继而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大陆,确为实力使然。但真正让他意识到齐国的强大,还是在他亲历了齐皇登基大典,以及随后在汉洲本土一年多时间的考察和游历。

    前来参加齐国皇帝登基大典的外国使团非常多,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都派了重要代表参会,甚至还有不少国家是国王亲自不远万里赶来。

    一时间,长安城冠盖如云,王冠遍地。

    齐国是一个不受任何宗教控制和影响的世俗国家,皇帝的加冕(登基)大典自然不是像欧洲大陆那般,由高级神职人员将皇冠戴在加冕的皇帝头上。

    在大典举行的这天,太初宫内外布置得极为隆重且富丽堂皇,殿堂楼阁无不披挂金箔,银烛煌煌照耀夜空,各色丝帛绣成的帷幔随风飘逸,展示出大齐帝国的富饶与强大。

    宫廷之内,金玉交辉,琳琅满目的珍奇异宝陈列其中,映衬出皇家的尊贵与荣耀。

    登基大典上,群臣毕集,皆身着华美的官服,分列两旁,各国使臣和国王身着礼服,排列于侧,场面肃穆而又庄重。

    齐国皇帝身着五爪金龙纹样的衮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手执镇国神器,按周公古礼完成了一系列繁复而神圣的登基仪式。音乐方面,宫廷乐师演奏着优雅激昂的雅乐,营造出浓厚的大国皇室氛围。

    随后,便是一场盛大而威扬的阅兵仪式。

    宽阔而平坦的广场上,气势空前壮观,超过五千名军人将接受皇帝的检阅。

    广场上,一支支威武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感受到鲜明的铁血军国气息。

    队列中,士兵们高高扬起的枪,硬朗的身姿和坚毅的目光,让人感觉到他们的冷酷与坚定。

    一队队整齐有序的齐国官兵身着威武的制服,披挂着闪亮的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军人仿佛散发着令人炫目的光芒。他们骄傲地站立在队列中,每个人神情专注,目光坚定,脸上带着自豪和庄严。

    一队鼓乐手协同吹响他们标志性的军队进行曲旋律,无数号角呼吸间奏起美妙的乐章。大鼓的节奏跟随着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震耳欲聋的噪音从耳边掠过,仿佛描绘出了一个国家全力以赴的战斗场景。

    一阵激昂的长号吹响,令人期待的阅兵仪式也随之开始。皇帝所坐的御座观礼台,开始了一连串士兵的队列行进。

    士兵们一个个齐步走过,雪亮的刺刀闪耀着冷芒,铿锵的步伐整齐划一,坚定而有力,扬尘中踏步铁靴的声音显得格外醒目,把他们坚毅的意志和训练有素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威武的大盖帽,花哨的肩上绶带,胸前的荣誉勋章,束腰的武装带,配上肃然的军姿,无不夺人摄目。

    阅兵队伍的后面,是一辆又一辆巨大的战车,挂载着一门门威力巨大的火炮。

    雄壮的骑兵队列,如墙推进,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广场上空中漂浮着十几个鲜艳的热气球,下面的吊篮里都挂出了一道道彩招幡挂,写着恭贺皇帝的标语。

    在阅兵的后半程,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景象,那就是齐国皇帝御驾检阅的场面。

    一辆金色的豪华马车缓缓驶过,华丽的马车迎着旗帜招展的风,围绕着广场行进,排列在马车两侧的士兵们,无不向着皇帝和皇后致以敬意,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沉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