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二章 未曾设想之路 (第3/3页)
人不解,王佐,这是人名,亦或是某种指代?
然后王修便在有人询问时如实回道,王佐,那是那日郊游作诗的参与人之一,来自颍川荀氏的荀彧。
杨明与其交谈,惊呼其为“王佐之才”,于是诗兴大发,作下此诗。
于是乎,一条肉眼可见的,杨明此前从未设想过的道路就此出现。
其他先且不论,待到明年这个时节,他又可以带着荀攸前往桃林,然后作下名为《与公达重游缑氏山》诗句,其诗云:“去年今日此林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当然,因为事发突然,这种标题仍稍显不足,杨明显然已想好了压轴之作。
没错,李白之《赠汪伦》。
历史之中,若不是李白这首诗,谁又知那汪伦是何人?
待到桃花又开时,寻一有花有深潭处,再拉上欲收拢之人,作下此诗篇,看你还不就范。
而且这种方式因为只有他能作名诗,别人想要模仿都不可能做到。
实际上,在荀彧之名随着这首诗在雒阳流传之后,他的杨府,原本选在步广里东北角图一个清净的杨府,拜访者络绎不绝。
士人们拜访他,只为与他一同郊游,求赠诗一首。
杨明自然不可能全都答应,事实上,他选了一些人一起郊游,但却并未赠诗。
他深刻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若是赠诗泛滥,即便是名诗,也会形成覆盖效应。
所以几次郊游过后,反倒是让荀彧的名气又上涨了许多。
荀府宾客如云,许多士人都想见见“王佐之才”是什么样子。
而等见到之后,多数人的评价都是名副其实。
一个聪慧的,自带君子香的世家大族主支弟子,怎么可能不名副其实!
于是乎,这又形成了反哺效应。
虽然除了荀彧外仍未有人获得赠诗,但求与杨明同郊游者反而越来越多,可谓是车马盈门,门庭若市。
甚至杨明还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一番“折节下士”的风采。
当袁绍还在守孝扬名的最后阶段之日,杨明似乎已经把他这个竹马之交所要做之事提前完成了。
当然,杨明并不会轻易赠诗,他只会静待时机,等真正他需要的谋士踏上门来。
这一天,杨府来了一人。
不过不是杨明想要赠诗之人,而是此前与他约好论经之人,南阳人何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